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通过5G网络连接,跨越近3000公里的距离,实施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完成了全国首例5G远程脑外科手术。

2.2远程会诊。5G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网络传输质量,其eMBB特性可满足8K高清音视频和AR/VR等新技术的需求,医生端与病人端设备时延仅有数毫秒,病人端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流畅地展现在医生眼前,真正实现了远程临床诊断的无缝对接。

如:中国移动同中日友好医院合作与安徽金寨县人民医院开展了5G远程急重会诊实践,实现了电子病历、放射影像、病理等大量医疗数据的快速传输、同步调阅,解决了现有4G网络大宗数据传输费时费力的瓶颈问题。

2.3远程超声。超声诊断得到的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影像,单一名患者就会产生高达2GB的超声影像数据,而且这些动态影像对远距离传输的图像连贯性和时延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

5G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在远程超声检测过程中由于网络技术的局限性而对影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无法满足的问题,实现远程超声检查。如:5G超声系统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投入临床验证,能无延迟、无卡顿将超声影像数据传输到位。

2.4远程监测。5G技术可实现同时连接数以百万计甚至数十亿的低能耗、低时延的医疗健康监测设备、临床可穿戴设备和远程医疗传感器,连续不间断地采集患者的医疗数据,如生命体征、身体活动等。

这些数据将通过5G网络上传,由医疗服务提供方实时地接收,从而有效地进行患者管理或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