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1日,上海交大的博士李宏燁,帶着他的公式相聲,登上了《相聲有新人》的舞臺。在節目一開始,李宏燁就用手指着郭德綱說:“您不認識我是吧?””今天我讓你認識認識!”

1986年,李宏燁出生在曲藝之鄉天津,和郭德綱算是老鄉。來自曲藝之鄉的的耳濡目染,讓李宏燁從小就對相聲很感興趣。然而相比郭德綱七歲學藝,一路摸爬滾打,直到30多歲纔開始成名,李宏燁的的成長之路則要順暢得多。

2003年,17歲的李宏燁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主攻塑性成形專業。名牌大學的光環,在李宏燁的人生履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相比李宏燁的熠熠生輝,17歲的郭德綱卻還在梨園輾轉,爲生計奔波,前途一片暗淡。

四年後,李宏燁本科畢業,開始攻讀研究生,象牙塔裏的日子風雨不驚,歲月靜好。只用一場迎新晚會、一場排球比賽再加一場籃球比賽,李宏燁追到了比他小一級的鄭鈺。倆人從此“夫唱婦隨”、“夫捧婦逗”,一起上臺表演,一起創辦相聲俱樂部“新語”,還一起出了相聲學理論著作:《說出你的笑:校園相聲學》、《相聲的有限元》、《邏輯搞笑實錄》。

同樣是在21歲這年,郭德綱第二次闖蕩北京,因爲沒錢,只能在深夜十一點從長安街走回大柵欄,腳後跟都磨破了。在北京呆了十幾天,這才悻悻地回家。這一年,郭德綱也步入了婚姻殿堂,但是隨着兒子郭麒麟的出生,撫育孩子的艱辛和經濟負擔,更讓婚姻如履薄冰。勉強維持幾年後,郭德綱選擇了分手。

李宏燁遇到的第一次人生挫折,是在讀博期間,因爲對課題有些分歧,他在家賦閒兩年,只管帶孩子寫相聲。直到博四的時候,在老師的催促下,他纔開始重新拾起了畢業論文,在讀博的第六年,李宏燁終於如願拿到了博士學位。然而,書雖然念得不順,他的“副業”相聲卻做得越來越好,常常在學校劇場裏演出,很快就成了學校裏的名人。

而郭德綱剛創辦德雲社那幾年,卻常常面臨着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據說有一天,能容納200多人的劇場裏只來了一個觀衆,臺上一個人說,臺下一個人聽,說到半截的時候,這個觀衆的手機響了,臺上的邢文昭老先生就停下來,那個觀衆也不好意思,說了兩句就掛了,老先生這才繼續說。郭德綱後來把這件事當作樂子寫進了自己的自傳裏,但是當時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2010年,李宏燁來到到北京,找到姜昆,送自己寫的相聲理論的書,據他說,姜昆當時鼓勵他:“相聲界就缺的是你這樣的書生氣。”而這一年的德雲社,出了點不大不小的亂子,用郭德綱的話說“同行們都樂得不行了,北京的同行借錢買韭菜包餃子,天津同行包苣蕒菜餃子。”

2015年,李宏燁參加了一個全國性的高校原創項目大賽,說了一段自認爲比較差的相聲,但是他回憶道:就這麼一個十來分鐘的節目,觀衆一共笑了125次。不過可惜的是,他這個節目最後只獲得了第四名。從這件事上,他覺得自己不擅長參加諸如此類的比賽,而他的這個猜測,果然在《相聲有新人》裏再次得到了印證。而這場比賽的評委,正是郭德綱。

這次表演,李宏燁夫妻倆,特別穿了帶公式的情侶裝,他將一次相聲表演的笑點,用公式來表達。但是在郭德綱看來,他們和自己“不在一個行當”,但李宏燁並不服氣,被淘汰時指着郭德綱說:“咱走着瞧!”他說這話,讓很多人覺得他太狂,而他在節目中送給郭德綱三本書的扉頁上,同樣體現了這份“狂”,他寫的是:“看懂難,應用更難,咀嚼咀嚼更難!“

而老郭,則在他的《過得剛好》裏這麼寫道:“我是個很隨和的人,但是沾相聲,我不許別人瞎動,絕對不行,你說喫飯穿衣服怎麼都行都無所謂,我可以沒有我的意見,可是唯獨到了相聲這兒——不可以,因爲這是我心愛的東西,我在別處都讓着你們,但是在這兒我不讓,寸土都不讓!不對就是不對,爲什麼呢?這可能是我的脾氣秉性,也可能是我太愛相聲了,所以我不允許別人侮辱相聲。”

這算是郭德綱爲這場衝突所做的最好註解吧!

是啊,因爲太愛相聲,才能咬牙走到今天;因爲太愛相聲,所以寸土都不讓。這股子倔強的勁兒,的確很老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