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战略运输机曾经携带大批医疗物资前往美国纽约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为急需物资的美国送去支持。现在将近两个月过去,美国也派出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向俄罗斯运输抗疫物资。5月21日,美国军用运输机飞抵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这一幕确实堪称少见。

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是美军现役的主力战略战术运输机,该机型的规模不如安-124运输机,因为安-124的机身长度将近70米,翼展达到73米,最大起飞重量可超过400吨;而C-17运输机的机身长度约为53米,翼展大约52米,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286吨。很明显,安-124的个头要比C-17运输机大很多。

不过,C-17运输机却是应用非常成功的军用运输机,其定位其实更接近于伊尔-76这样的机型。C-17运输机的出现,与美军的投送经验积累和机型变化有关。早期美军的空运体系主要由C-5“银河”运输机挑大梁,这种洲际航程战略运输机负责超远程运输任务,但是当资源运抵某一地区之后,还需要C-141和C-130两款较小规模的运输机接力运送,最后物资才能运抵前线,过程十分繁琐,而且消耗大量资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了C-17运输机,这是第三代“环球霸王”,该机型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既可以用于战略空运,又可以用于战术投送的多用途运输机。C-17运输机的灵活性得到极大提升,它们可以直接负责大量的人员或物资投送任务,并可以一次将运载对象投送到目标地点,而不再需要通过C-5等机型接力中转。C-17运输机的出现,还及时弥补了C-141“运输星”老化退役出现的空缺。

C-17运输机的极限载重为77吨,和C-5以及安-124这样的超级运输机相比,这样的载荷并不算大,然而C-17的货舱设计更加出色,灵活性大,智能化水平高,而且应用范围也更广。至2015年的时候,C-17运输机的产量已经达到279架。巨大的产量说明,这一机型得到了相当成功的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