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的許多朋友手機套餐都改爲5G套餐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5G時代真的來臨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和5G越來越密不可分。而說起5G時代的風口,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等。而互聯網公司的嗅覺永遠是最敏銳的,就比如阿里,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線上“雲養”的佈局,他們利用大數據以及AI技術進行線上智能養豬。

阿里開發了一款“ET大腦”,專門給豬豬建立和管理檔案,檔案記錄了每一頭豬的品種、體重、健康狀況、活動軌跡等,人們去市場上買豬肉,只要輕鬆拿起手機掃碼,即可知道豬的健康指數等信息。

對於很多普通網友來說,線上“雲養”應該並不陌生。支付寶早在2016年就通過“螞蟻森林”讓廣大網友體驗了一把“雲種植”的快感。支付寶的用戶通過運動減少碳排放,並獲得虛擬的“綠色能量”,當這些“綠色能量”累積到足夠的量的時候,就可以在線上兌換虛擬梭梭樹,每一顆虛擬的梭梭樹,都對應着一棵實體樹,用戶還可以通過線上監控看到現實中的森林,這也讓支付寶收穫了不錯的口碑。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強大的網友已經通過螞蟻森林種植了1億棵樹了。

另據淘寶的統計數據,通過淘寶直播“雲養殖”的用戶已經達到了200萬人,即便是森山老林裏的養蜂人,通過直播間和粉絲們一起“雲養殖”,1小時成交量都突破了百萬!

隨着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向城裏遷徙,即便如此,他們心中的“農場”情節也會一直保留,而對於一直生活在城裏的人來說,擁有屬於自己的“農場”幾乎是一個奢談。於是當年的“QQ農場”火了,人們開始在線上種菜、偷菜,忙得不亦樂乎。而如今興起的“雲養殖”,不但讓人們可以享受養成遊戲的快感,還能真真切切得到自己養成的果實。

除了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佈局“雲養殖”行業之外,傳統線下養殖企業也不甘示弱,例如專注肉牛養殖的正牧源牧業也參與到“雲養殖”大軍中來。用戶通過線上操作,可以領養一頭自己的牛,牛的品種豐富多樣,而且每一隻領養的牛都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包含了牛產地、性別、體重、健康狀況等信息。

用戶在“雲端”領養之後,現實中會分配一頭真實的牛,飼養過程如果牛發生意外死亡,用戶還可以再次免費領養一頭同品種的牛。之後用戶足不出戶,在手機上就可以隨時查看自己領養的牛的狀況,對牛進行雲巡欄、雲管控、雲飼餵,用戶彷彿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農場主。

5G時代,當手機流量不再成爲稀缺資源,“雲養殖”已經成爲了人人都可以實現的夢想,結合VR直播等技術,消費者可以擁有更真實的養殖場景體驗,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僅僅是雲養牛和雲養豬,更多的動植物都可以變成雲養的對象,我們或許會進入一個萬物皆可“雲”的時代,城市裏面的“雲”農場主也將會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