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茶的故鄉,我國茶葉產業擁有悠久的歷史。在生產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地位,目前,我國有上千個產茶縣,而這其中有不少茶產區而臨着產、銷、推廣三大問題,茶葉品牌化程度較低,區域經濟亟待發展,脫貧攻堅問題凸顯。而作爲現代派茶企的小罐茶,從創立以來,在杜國楹的帶領下,在致力於通過現代消費品思維,以標準化、工業化、品牌化去開啓和引領中國茶業的現代化發展的同時,在公益扶貧道路上的腳步也從未停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爲助推宜茶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行業龍頭品牌企業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與湄潭縣、五峯土家族自治縣、恩施市、政和縣四個重點產茶區開展公益扶貧的合作項目。

2020年4月8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公益扶貧茶項目小罐茶2020年度公益扶貧茶雲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以下爲小罐茶創始人、董事長杜國楹先生髮言全文:

尊敬的李殿平部長(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科教社團部)、馬繼紅副部長(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部)、王慶會長(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政和、五峯、恩施、湄潭四個縣市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小罐茶杜國楹。小罐茶七年前進入茶行業,前四年一直致力對行業的深入探索,後三年才逐步上市。我們的企業願景是開啓並引領中國茶葉的現代化。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擁有上千種歷史名茶,茶葉已經成爲了中國的文化名片。雖然茶葉的市場管制放開已經30多年,但是茶的消費品化道路仍舊十分漫長,這也許跟茶本身的文化屬性、產品屬性有着較大關係。

中國的語境當中有三個茶,柴米油鹽醬醋茶、菸酒茶和琴棋書畫詩酒茶,三種茶分別對應農產品的茶、消費品的茶、文化的茶。今天的茶可能跟蔬菜瓜果更接近,呈現出比較強的土特產和農副產品的屬性。小罐茶做的是消費品的茶,和菸酒同類,那就需要解決茶的加工深度問題,解決整個茶產業的工業化問題,因爲只有解決工業化,才能給消費者提供一個相對標準的產品,才能夠具備消費品的基礎屬性。

作爲一個消費品,茶除了面臨上游的工業化、標準化問題,面對用戶的時候,也會遇到品牌認知的問題。中國茶在過去的歷史當中,品類太多,這給用戶識別造成很大壓力。我們曾經做過調研顯示,在中國南方几乎縣縣有茶,每個縣自己都有特色的茶。

過去幾個月,我們的品質團隊、採購團隊,一直在積極和茶葉流通協會、政和、五峯、恩施、湄潭四個地方的政府配合,深入到四個縣市推進公益茶扶貧工作。政和白茶、五峯綠茶、恩施玉露、遵義紅茶在當地來講,或者在省內來講,都是非常有名氣的茶,但是面對中國14億消費者來講,可能還有很多品類停留在某個區域或者專業圈子的識別範圍內。

因此,小罐茶在第一個階段做的時候,選擇先從識別度最高的中國十大名茶破局,如龍井、大紅袍、、普洱等。但我們看到,除了這些傳統的大品類之外,政和白茶、五峯綠茶、恩施玉露、遵義紅茶等品類的知名度也在快速崛起。

所以,這次合作既是我們對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深刻實踐,也是小罐茶從第一個階段的十大名茶,向更多品類、更多地區展開合作的一個重大嘗試。目前,小罐茶在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有600多家專賣店和3000多家零售網點,我想,利用我們的宣傳推廣手段和渠道,能儘快有效地提升消費者對這些地方好茶的認知和了解,從而擴大這一品類好茶的知名度。

我們也希望以茶爲媒,通過此次公益幫扶行動,鏈接茶產區人民和廣大消費者,把中國茶推廣到更多人的生活當中去。如何讓茶更好地成爲中國人的日常,是中國茶企、中國茶行業面臨的一個新的歷史課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在擁抱咖啡,我們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中國茶,讓中國茶能夠成爲他們的日常,對中國茶企來講,包括茶產區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然也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機遇。

這次戰略合作對於小罐茶的品類擴展來講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們有信心,在總社和流通協會的帶領下,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讓這些新的品類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希望在未來的合作中,爲政府、產區的合作企業,提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