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9天閃電過會,擬融200億!中芯國際奪下科創板多項紀錄

短短19天!中芯國際創造了科創板歷史。

6月19日下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47次審議會議結果出爐,同意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發行上市(首發)。

從6月1日申報獲得受理,到6月4日開始接受問詢,再到6月7日“交卷”給出回覆,直至6月19日上會通過,中芯國際進軍科創板的每一步,都在書寫科創板的最快紀錄。與此同時,中芯國際計劃在科創板融資200億元,也成爲科創板迄今爲止的最大融資規模紀錄。

按照發行流程規則,中芯國際7月份正式登陸科創板已經毫無懸念。

時間短、問題少,中芯國際成科創板審覈2.0典型案例

在科創板推進“審覈2.0”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芯國際作爲頗具標杆性意義的一個典型案例,折射出科創板上市審覈工作邁向更高效、更高效、更務實、更協同的新階段。

有投行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分析,中芯國際的審覈速度較快,有其獨特的原因和基礎。

一方面,中芯國際並非首次接觸資本市場,而是此前已經在港股上市,股票代碼爲0981.HK。這意味着,中芯國際具有16年公衆公司的屬性,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已經得到了嚴格的市場檢驗。

另一方面,中芯國際濃厚的科創成色和戰略地位,也成爲該公司的審覈流程得以提速的先決條件。據介紹,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從已經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來看,長達931頁的招股書,“主要專利情況”的介紹就佔據了超過500頁。

從中芯國際申報科創板的歷程來看,一是時間短,總計時長僅19天;二是問題少,上交所僅進行了一輪審覈問詢,共計29個問題。

審覈加速,是近期科創板股票發行審覈工作較爲突出的一個特徵。

對此,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在6月18日參加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時表示,審覈質量還是遵循重大性、相關性、有效性原則,不是問得越多就越有效。要重點關注影響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問題,不影響投資者決策的就可以減少。

他同時還提到,科創板的審覈問詢事實上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有些情況下,可以考慮實施簡易審覈,比如已經在其他主板市場表現非常成熟的企業,也沒有違法違規的紀錄,這種企業可以實施簡易審覈。

從這一角度看,中芯國際的案例就在科創板開了一個好頭,如果已經在其他市場上市,企業成熟、合規,上交所的審覈程序會盡量精簡,進一步提升審覈質量和效率。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期待未來出現科創板的“免試生”,即招股說明書的信息披露已經非常充分,上交所不用問詢即可發出上會通行證。

計劃融資200億元創科創板之最,上市委提三大審議意見

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中芯國際的科創板上市計劃由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共同保薦,擬融資規模爲200億元,這也是目前爲止科創板申報企業中計劃融資規模的最高紀錄。

據招股書介紹,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爲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此次中芯國際申報科創板上市的身份還不一般,是作爲一家設立於開曼羣島的紅籌企業進行了申報,每股面值0.004美元也與多數面值爲1元人民幣的科創板公司大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順利過會,但中芯國際還是被科創板上市委提出了三項審議意見。

一是,請發行人對如下訴訟適用中國內地法律及提交中國內地法院管轄的承諾作進一步披露:(1)當發行人合法權益受到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他人侵害時,境內投資者提起的派生訴訟;(2)因發行人信息披露出現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境內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境內投資者針對發行人及其他相關責任人提起的民事賠償訴訟。請保薦人、發行人律師發表明確覈查意見。

二是,請發行人在招股說明書中進一步提示:在科創板上市後,公司在股份優先認購安排、獨立董事股權激勵等方面,與中國內地現行公司證券法律法規要求的差異。請保薦人、發行人律師發表明確覈查意見。

三是,請發行人進一步說明28nm製程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毛利率持續負是否構成相關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減值的跡象,如是,需要計提的減值準備是否會對發行人財務報表造成重大不利影響。請保薦人、申報會計師發表明確覈查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