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喬治·弗洛伊德遭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美國多地爆發遊行示威。抗議持續二十餘天,仍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硬威脅一度使局面“火上澆油”。但據美國中文網報道,6月16日,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警察改革行政命令,鼓勵警方以最高標準爲民衆服務。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簽署儀式上,特朗普稱,該行政令“將爲來自不同種族、宗教、膚色和信仰的美國人提供一個有安全和保障的未來”。該命令將“禁止”鎖喉,“除非警察的生命受到威脅”。據稱,這也是特朗普第一次採取具體措施支持警務改革。

抗議活動已從反對警方暴力執法擴展到了文化領域,受運動影響,《亂世佳人》《小不列顛》等一系列涉嫌種族歧視的影視作品也被下架。此外,抗議活動也擴展到了美國之外。

日前,澳大利亞各大城市近日也爆發抗議種族歧視的活動。6月16日,上萬名澳大利亞人請願要求政府拆除“庫克船長”的雕像。抗議認爲詹姆斯·庫克雕像就是殖民主義和種族滅絕的象徵,並稱該雕像是“在打原住民的臉”。

黑人並非種族歧視的唯一受害羣體,亞裔羣體也在遭受着種族歧視的衝擊。近日,一名菲律賓裔男子在自家外牆寫下BLM(black lives matter)的塗鴉時,遭一對白人夫婦質問,懷疑他在蓄意破壞他人私人財產。事件發生時的視頻被傳上社交網絡,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爲黑人被歧視或暴力執法發聲,並非只是黑人羣體內部的責任,或許,這也是爲何有那麼多的其他少數族裔羣體支持black lives matter運動。

種種現象表明,反種族主義與種族主義的衝突比很多人想象中更根深蒂固,而兩股力量,也一直處於不斷地角力中。在這一背景之下,近期出版的新書《天生的標籤》因聚焦種族主義問題,引發了很大關注。我們也就此對《天生的標籤》一書作者、研究美國種族主義思想史的伊布拉姆·X·肯迪教授進行了一次專訪。

伊布拉姆·X·肯迪(Ibram X. Kendi),美國作家,歷史學家,也是美國種族與歧視政策方面的傑出學者。現爲美國大學歷史和國際關係學教授、反種族主義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心創始主任。2012年,他寫出了獲獎作品《黑人校園行動:黑人學生與高等教育的種族重構,1965~1976》(The Black Campus Movement: Black Students and the Racial Reco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1965-1972)。他經常發表演講與評論,其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沙龍》《赫芬頓郵報》《高等教育紀事報》等刊物上。肯迪現居住於華盛頓特區。

在肯迪看來,奧巴馬的當選是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但“特朗普現象”就是種族主義力量的“反撲”,而如今,美國的抗議示威就是反種族主義力量的“再反撲”。他認爲,面對種族問題與歧視,自我犧牲、勸善和教育勸說的作用都不大,也正因爲如此,他爲運動中的覺醒感到振奮。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徐悅東

自從5月25日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主義的示威遊行蔓延至今。遊行示威從明尼阿波利斯蔓延開來,許多名人在社交網絡上紛紛表態支持示威者。在5月28日,抗議者甚至佔領了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警察局。很快,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示威蔓延至美國上百座城市,甚至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和韓國的民衆都發起遊行,對美國民衆的抗議表達支持。而在有些地方,抗議示威甚至演變成了暴力騷亂。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這些示威者爲“歹徒”,痛斥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軟弱,並稱應該在這些“暴徒”開始搶劫的時候就開槍。特朗普還威脅用最兇惡的狗和最兇狠的武器對付示威者,甚至想出動軍隊鎮壓抗議示威。特朗普的言行使得抗議示威的形勢“火上澆油”,引起了衆多示威羣衆的憤慨。

美國民衆抗議警察暴力執法

在《天生的標籤——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一書中,伊布拉姆·X·肯迪其實早就“預言”了今天黑人抗議運動的風起雲湧——他在研究梳理美國的種族主義思想發展史的時候,發現美國的種族敘事不能簡單地被歸納爲這樣的敘事——種族問題正在不斷進步,隨着歷史發展,種族之間變得越來越平等。

美國的種族敘事應該是以種族平等爲目標的種族進步力量和種族主義力量在不斷地互相鬥爭的歷史,在鬥爭中,雙方也都在不斷發展。奧巴馬的當選是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但“特朗普現象”就是種族主義力量的“反撲”,而如今,美國的抗議示威就是反種族主義力量的“再反撲”。

那麼,到底該如何徹底解決美國的種族問題?

肯迪認爲,歷史已經證明,自我犧牲、勸善和教育勸說的作用都不大,他將希望寄託在反種族主義者能奪取權力,上臺執政。至於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肯迪並沒有像許多抗議者一樣,將他簡單地美化成一個反種族主義的英雄,而認爲他其實具有“雙重意識”——即兼有反種族主義者和社會同化者的意識。

因此,在採訪中,肯迪認爲,哪個膚色的人當總統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是否是一個有原則的反種族主義者。而且,這個人能夠在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上面做出真正的改變。那麼,對於一個個普普通通的美國人,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如今風起雲湧的黑人抗議運動就讓肯迪感到非常振奮。他認爲,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並非完全不可能,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盡己所能,去做出改變社會的努力。

1

“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執法消失的那一天,

就是抗議示威結束的那一天

新京報:近日,由於喬治·弗洛伊德在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美國上百座城市爆發抗議示威,許多名人也紛紛表態支持示威者。你怎麼看待此次抗議示威?有什麼樣的感受?

伊布拉姆·X·肯迪:我對全世界反對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主義的遊行示威感到非常振奮。發生在喬治·弗洛伊德身上的事情一點都不正常,那是非常不公義的事情。

我們用行動告訴全世界,我們需要一個不一樣的嶄新世界——在新世界裏,黑人不再被視爲危險的對象,暴力執法的警察不能再次免於懲罰,我們需要一個對所有人都平等和正義的新世界。

《天生的標籤》,[美] 伊布拉姆·X.肯尼著,朱葉娜、高鑫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5月(點擊書封可購買)

新京報: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示威者爲歹徒(thugs),並將認定Antifa爲恐怖組織,還威脅開槍,甚至出動軍隊解決問題。美國前國防部長、四任美國前總統都批評特朗普。你怎麼看待在這次抗議示威中特朗普的表現?這次抗議浪潮將如何結束?

伊布拉姆·X·肯迪:美國總統特朗普稱那些抗議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主義的示威者爲“歹徒”,還威脅要鎮壓示威者。這顯示出,特朗普其實一點都不關心黑人的生命。

其實,在這幾十年間,美國的黑人們一直在斷斷續續地抗議警察們對他們的粗野行徑。因此,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執法消失的那一天,就是抗議示威結束的那一天。

新京報:有人認爲,此次如此浩大的抗議示威,除了延綿已久的種族問題之外,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爲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封鎖令,使得經濟停擺,大量人口失業,許多窮人得不到救助。這使得很容易點燃抗議的火焰。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伊布拉姆·X·肯迪: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點道理的。

從今年四月初開始,黑人們的生活就過得越來越差。黑人們發現,感染新冠肺炎和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黑人數量很多,與其他種族非常不成比例。而且,在這些日子裏,太多人失業了。

不過,這次運動還是有其他事件的鋪墊的。今年二月,喬治亞州阿邁德·阿貝里(Ahmaud Arbery)在下午慢跑時被一對白人父子槍殺——這個場面被手機拍下來了——其中一個謀殺者是退休警察。今年四月,路易斯維爾警方強行進入黑人女子布朗娜·泰勒(Breonna Taylor)的家中並將其槍殺。再後來,喬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執法而死,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成爲了引爆民憤的最後一根稻草。

今年以來發生的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案件,從左至右爲阿邁德·阿貝里,布朗娜·泰勒與喬治·弗洛伊德。

2

真正種族平等的社會,

並不一定要讓黑人來當總統

新京報:有左翼人士認爲,這場抗爭運動不僅指向種族問題,也揭露了美國的階級分化固化的問題。許多示威者搶劫店鋪。不僅黑人蔘加了這次抗議,許多拉美裔、中下層白人也參加了這次抗議。許多抗議者喊的口號是“1、2、3、4,這是該死的階級鬥爭!5、6、7、8,推翻種族主義國家!怎麼解決?革命!”、“當富人喫掉窮人的時候,這叫商業,當窮人喫掉富人的時候,這叫暴亂。”你怎麼看待這次種族抗議示威中的階級衝突?

伊布拉姆·X·肯迪:在美國,你不能將階級問題從種族問題中分離出來,你也不能把種族問題從階級問題分離出來。

有錢人大部分都是白人,窮人大部分都是黑人和棕色人種。

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議示威

新京報:你在書裏提到,對於根除種族主義思想,自我犧牲、說服和教育都沒有什麼效果。因此,根除種族主義思想的方法在於讓反種族主義者奪取並保持對社區、縣、州、國家和世界的權力。你寄希望於一個有原則的反種族主義者掌權。這樣的反種族主義者掌權後,一定就能根除美國的種族主義嗎?

伊布拉姆·X·肯迪:種族主義所造成的結果是種族之間的不平等和不正義。比如,種族之間的財富差距,黑人不成比例地被警察抓起來監禁或殺害。

假如反種族主義者上臺,他們會建立反種族主義的制度和法律,來真正實現種族間的平等正義——這就像種族主義者當權之後,他們會建立種族主義的制度和法律,來加強種族之間的不平等一樣。

新京報:奧巴馬當選總統後,許多人爲反種族主義的潛力而狂喜。但你在書裏認爲奧馬巴有着雙重意識,他兼具反種族主義和社會同化主義的一些觀點,爲何美國人選出一位黑人總統掌握權力,依然很難根除種族主義?

伊布拉姆·X·肯迪:選出一位黑人總統,並不直接等於在全美範圍內消除種族不平等的政策——這其中包括衛生政策和經濟政策等等。

我再說一次,當我們提到種族主義的時候,我們會聯想到種族之間的不平等。而當我們提到一個種族平等的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聯想到一個沒有種族主義的社會。這個沒有種族主義的社會,並不一定要黑人來當總統。

3

反種族主義的勝利,

需要每個人都儘自己所能

新京報:你認爲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後,種族主義的目的變得更隱蔽。但是,近年來,排外的右翼民粹主義在世界上流行起來,整個世界都在右轉,文化多元主義似乎正在死亡。在美國,特朗普的當選並不符合這種種族主義變得更隱蔽的敘事,也不符合種族進步的敘事。白人至上主義者明目張膽的集會。你怎麼解釋“特朗普現象”?

伊布拉姆·X·肯迪:在第一任黑人總統奧巴馬上任後,許多懷有種族主義信念的白人被激怒了。他們認爲,整個美國都在變“黑”。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

他們錯誤地認爲,他們糟糕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狀況是由於有色人種的存在而導致的。這其實是他們所支持的政客們導致的。

特朗普靠着發表種族主義的言論,獲取了他們的歡心,並贏得他們的選票,選上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出現與我在書裏說的“種族主義的進步”是相呼應的。

隨着時間發展,種族主義思想和政策都比以往進步很大了,而且變得比以前更加複雜。

新京報:你覺得特朗普可能連任嗎?你對美國種族問題的未來樂觀還是悲觀?

伊布拉姆·X·肯迪:我對種族問題的未來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但我相信,做出反種族主義的改變是可能的,只要你相信,改變本身是可能的。但是,反種族主義的勝利並不是就那麼命中註定的,這要看每個人是否都願意去做他們所能做的事情,來改變政策並爭取權利。

本文爲獨家原創內容。作者:徐悅東;編輯:張婷。校對:何燕。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延伸閱讀

“天生的標籤”: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爲何難以根除?

反抗、仇恨與愛:我們如何想象“黑人文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