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機會反擊,一個壓根就不想,無論是卡扎菲還是薩達姆,誰都沒有流亡俄羅斯的念頭。

對於卡扎菲來說,這種設想根本就不在他的腦海裏存在,儘管他死的很慘,但不應該用“以果推因”的邏輯來討論他爲何不跑,其實有關他的死,存在着太多的戲劇性,因爲在他臨死前,利比亞的很多國土和部落武裝,仍然在他的掌控下。

事實上卡扎菲遇害的那一天,他仍然在一支規模爲百人左右的護衛車隊中,雖然這一期間他四處逃亡,幾天換一個住處,但逼迫其如此落魄的並非國內的反對派武裝,而是利比亞在喪失制空權後,每一寸國土都在北約飛機的監控和轟炸之下,卡扎菲也只能選擇四處躲藏,但這並不意味着他走向了失敗。

而那天的悲劇在於他隨着車隊開往自己的老家蘇爾特,那裏仍然是他的實際控制區域,但行駛途中由於不可知的因素,車隊被北約飛機發現並遭到轟炸,並引起了四處流動作戰的利比亞反政府游擊隊的注意,僥倖在轟炸中逃生的卡扎菲就這麼悲催的被俘虜並遭殺害。從不久後多名參與虐殺卡扎菲的反政府軍官兵被報復殺死來看,支持卡扎菲的力量依舊強大,以至於輕鬆展開了斬首報復,然而在卡扎菲遇害的那一天,由於突發意外,他們來的還是太晚。

如果卡扎菲能像阿薩德那樣,防空部隊和空軍還可以勉強守衛敘利亞的領空的話,卡扎菲也許也能支撐到現在。

而相比之下的薩達姆就有些悲劇,戰爭爆發前他已經撐不住了,但自己營造的“100%的支持率”,自我陶醉之下反倒把自己弄蒙了!

由於第一次海灣戰爭大老美留了後手,爲避免擴大傷亡未選擇進攻伊拉克核心本土,想想自己手上還有數十萬軍隊,外加十餘萬規模的共和國衛隊曾經震懾過美國人,過度自信的薩達姆樂觀的判定自己仍然可以堅持,遍佈全國的擁護聲更讓他覺得“民心可用”,然而戰爭已開,伊拉克民衆反水了,共和國衛隊自行解散了,薩達姆也傻了!原來都是假的!

而這種狀態也會在某些國家中繼續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