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後期的世界格局中,伊拉克是一個存在感很高的國家。雖然以伊拉克的國家實力,本不該被頻繁關注,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伊拉克卻逐漸成爲了國際新聞中最頻繁出現的一個名字。受關注程度,直線上升,一時之間,甚至風頭蓋過了美蘇。

當時的世界正處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博弈的緊要關頭,美國和蘇聯無疑是世界的絕對主角。而伊拉克的國力遠遠比不上美蘇,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是因爲伊拉克擔綱主演了兩場大規模熱戰。自從冷戰格局形成之後,熱戰在世界上已經很少發生,所以伊拉克陷入熱戰,一下子成爲了世界輿論關注的對象。

這兩場熱戰,一個是兩伊戰爭,一個是海灣戰爭。兩伊戰爭,爆發於1980年9月22日,戰爭雙方分別爲伊拉克和伊朗,都是中東實力比較強悍的國家,之所以爆發戰爭,原因非常複雜,有領土之爭,比如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也有民族和宗教矛盾。當然還有美蘇的支持,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兩伊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伊拉克和伊朗打了八年之久,兩國都是損失慘重,戰爭於1988年結束時,兩國的邊界也幾乎和戰爭之前保持了一致。所以這場戰爭,也被稱爲沒有勝利者的戰爭,毫無意義的戰爭。

而伊拉克擔綱主演的第二場戰爭,發生在兩伊戰爭結束三年後,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威特是海灣地區的一個小國,有着豐富的石油資源,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損失慘重,所以試圖吞併科威特,以緩解經濟困境。但不曾想到,遭到了以美國爲首多國部隊的聯合打擊。

海灣戰爭於1991年1月17日打響,前期以空中打擊爲主,直到1991年2月24日,多國部隊才發起地面進攻,地面進攻發起後,伊拉克只堅持了100個小時,至1991年2月26日,伊軍已經全面崩潰,無奈之下,伊拉克最終於2月28日,接受了停戰協議,海灣戰爭宣告結束。也就是說,海灣戰爭,伊拉克只堅持了一個多月,就宣告投降。兩場戰爭,一個堅持八年,一個堅持一個多月,可以說是不堪一擊,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具體有三個原因。第一對手實力差距大。兩伊戰爭,伊拉克的對手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伊朗。而且當時的伊朗正處於被國際孤立的狀態,武器裝備也基本都是巴列維王朝時期的產品。而伊拉克,不僅得到了蘇聯的支持,在戰爭前期,還得到了美國的幫助,所以在武器方面遠遠強於伊朗。而到了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的對手是以美國爲首的多國部隊,據統計,當時參加反伊聯盟併爲攻打伊拉克提供幫助的國家有34個之多,基本都是西方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總體實力遠超伊拉克,不是伊朗能夠比擬的。

第二,伊拉克實力大減。兩伊戰爭前的伊拉克,是中東強國之一,依靠着豐富的石油資源,1970年代的伊拉克,國家富裕,實力強悍。但到了海灣戰爭前夕,伊拉克已經油盡燈枯,淪爲一個非常虛弱的國家。受八年兩伊戰爭影響,伊拉克國力大爲削弱,據統計兩伊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達到了18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超過3500億美元。戰爭前,伊拉克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700多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其中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就達到了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一個原因。

第三,失去了國際支持。兩伊戰爭時期,有大量國家支持伊拉克,包括蘇聯,美國,以及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但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犯了衆怒,阿拉伯國家幾乎全部倒向了美國。再加上1991年,蘇聯已處在崩潰的邊緣,所以當時的伊拉克,就像兩伊戰爭初期的伊朗,已經被國際孤立。所以綜合三個原因,兩伊戰爭打了八年的伊拉克,海灣戰爭只能堅持一個多月,如果說,伊拉克沒打兩伊戰爭,而是在1980年代持續發展,或許等到海灣戰爭爆發,能夠堅持得更久,也或許根本不會爆發海灣戰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