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苏联的黑面包又臭又硬,为什么还要坚持给部队吃?

二战期间,苏联军队经常吃的军粮就是黑面包了,这种混合了黑麦粉和麦麸的面包,质地非常硬,口感自然也不是很好,苏军士兵其实也不爱吃,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瓷实抗饿,因此在食物苏军面临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一天一大块黑面包也就够了。

二战期间,用黑麦粉或者麦麸做成的黑面包,由于质地较硬,口感不是很好,一般来讲不是人们的首选品。不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瓷实,耐消化,抗饿,因此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黑面包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这种面包便于携带和保质期长,因此,在作战的时候,可以供士兵充饥。除此之外,黑面包的味道很独特,虽然颜色看起来像黑色巧克力,并不是那么的好看,但在制作的时候所使用的原料和发酵方式都和普通面包不同。所以,在口感和颜色方面和普通面包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吃起来的时候有一种酸、咸、臭的味道,没吃过的人还以为是什么变质的食物。

由于黑面包的营养价值高士兵在使用这种面包之后有十足的饱腹感,还容易消化。即使在战场上这种面包也利于运输和保存。当时的苏军在包围列宁格勒的时候,每天只能领取一条黑面包,就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之下,苏军都能获得胜利,要知道二战后期苏军的黑面包均掺杂着大量的木屑。

在二战后期,美国与苏联联合起来对抗法西斯。因此,美国向苏联援助了大量食物,包括午餐肉、罐头、黄油、鸡蛋粉以及食盐、糖。虽然这些食物味道不怎么样,但对于吃惯黑面包的苏联士兵来说,这已经算是人间美味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