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還未成熟的以前,我們的祖先能看到的只有地球上的世界,他們並不知道在地球之外還有更加廣闊這宇宙,在這個宇宙中有着諸多不可思議的星球。當我們踏出地球的時候,才明白原來宇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我們離開地球前往太空,第一個見到的就是廣袤的太陽系,這裏有着一顆叫做太陽的恆星,養育着八顆大行星,我們居住的地球就是其中的一顆。除此之外,還有數不盡的小行星。太陽系是我們最先想要研究的地方,不是因爲我們不想探索更遙遠的星系,而是我們科學技術還不足以飛出太陽系。

爲了研究太陽系的行星,科學家制造了許多探測器,這些探測器被派往各大行星,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還不足以親自前往地球之外的行星調查,採用探測器是最好的選擇。而在太陽系之外的天體,科學家則只能通過各種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

根據現有的觀測結果,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至少有1000顆恆星,距離我們的太陽就是這些恆星中的一顆,太陽並不是宇宙一顆特別的恆星,只不過恰巧誕生了一顆孕育了生命的藍色星球,但是當科學家對太陽系深入探索之後,發現太陽系存在三處“不尋常”現象,科學家猜測和高級文明有關,那麼到底發現了什麼呢?

一、“異常”的行星排列,我們在說這個問題前,要先說一下恆星系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根據目前的科學探索,科學家認爲恆星系來源於宇宙塵埃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星雲團,這些星雲團都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基本元素。

後來這些星雲團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不斷地融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最初的天體,這些天體誕生後引力也越來越強,吸附的塵埃也越來越多,離最初天體越近的地方,塵埃的分佈也就越密集,這些塵埃的數量最終影響着行星的大小。

在宇宙塵埃不斷聚集的時候,中心部分數量最多的塵埃慢慢就形成了恆星,而在引力不夠強的邊緣地帶,也會有一些較大的星雲團,這些星雲團最後會變成大行星,剩下來的小星雲團則會變成其它的小行星,一般來說距離恆星越近的行星就越大,反之就會越來越小,當然這只是在沒有變故的情況下,宇宙中隨時充滿着變故。

除了這些形成的固體行星,科學家還發現在靠近恆星的地方,總會存在一些氣體行星,這些氣體行星的體積更爲巨大,就像太陽系中存在的土星和木星一樣,這不僅僅是太陽系纔會存在的現象,在許多其它恆星系中都有這種情況存在。

但是以上所說的是一般的恆星系的形成理論,這些理論在太陽系中就完全失效了,太陽系的行星跟其它發現的恆星系都不一樣。在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四顆行星都是岩石行星,像土星和木星一樣的巨型氣態行星則離太陽距離很遠。

如果按照恆星系的模擬形成推演,木星和土星的位置是沒有條件形成巨型氣態行星的,因此科學家猜測,這兩顆氣態行星最初形成的位置應該是地球和火星之間,之後在受到外力的作用被推到了現有的位置。這個巨大的作用力一般被認爲是太陽引力。

但是這個說法似乎並不能完全解釋這種情況,因此有些人認爲,不僅僅是太陽的引力,還應該有其它的神祕力量,這股力量之所以將木星和土星推開,就是爲了給地球讓出一個更好的位置,正因爲地球處在現有的宜居帶上,因此地球纔有誕生生命的可能性。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一顆岩石行星如果靠近巨型行星,那麼出現生命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降低,這也是明明火星和地球許多方面都很相似,但是兩顆行星在孕育生命方面卻是天差地別。

二、地球有三個“屏障”,地球上能夠誕生生命,並且能夠進化成智慧型生命,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畢竟生命進化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在生命進化的幾十億年中,一旦遇到重大的災難,也許生命進化就要重新開始。

但是我們的地球從來沒有遭遇過讓生命滅絕的災難,儘管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但是這些事件並沒有讓地球生命終結,依舊有許多的生命頑強的生存了下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爲地球很難遭遇到來自宇宙的威脅。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只需要一顆直徑達到百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和地球相撞,地球就會出現生態環境的全面崩潰,到時候生命都不可避免,就沒有再有生命進化的可能,但我們的地球能躲過了大部分小行星的威脅,就是因爲在地球的附近有三個“守護神”。

第一個“屏障”就是木星,我們剛纔已經說過了,科學家認爲木星本來應該處在地球差不多的位置,如今木星被推到了距離太陽更遠的位置,這是一個正好可以擋住小行星撞擊的位置,從太陽系外飛來的小行星,大部分都會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所吸引,也就幫地球抵擋了大部分的小行星。

第二個“屏障”就是木星和土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個小行星帶就像是擋在地球外的一道屏障,即便有小行星躲過了木星的引力,大概率也會被小行星帶所阻礙。至於這個小行星帶是如何出現的,科學家普遍認爲這裏本來應該還有一顆行星,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行星這顆行星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第三個“屏障”就是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這裏就像是太陽系的一道天然屏障,有各種各樣的天體在漂浮着,太陽系外的天體想要進入太陽系,最然要經過柯伊伯帶的重重考驗,至於柯伊伯帶爲什麼會出現,科學家也沒有統一的看法。

三、月球是一顆特別的衛星,我們都知道地球只有一個天然衛星叫月球,這顆衛星雖然在太陽系中體積並不大,但是和地球放在一起那就太大了。在宇宙中,一般的行星和衛星體積會在1:1000以下,但是地球和月球的體積比是1:49,就算放眼宇宙我們也不一定能找到類似的天體系統。

行星與衛星之間的體積和質量比非常重要,如果衛星體積和質量太小,那麼很可能就會被行星的引力吸附,最後直接就飛到了行星上,如果衛星體積和質量特別大,那麼行星引力就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行星系統。

而月球和地球無論是質量還是體積都非常和諧,這就讓科學家感嘆宇宙的神奇。關於月球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現在也有兩種主流假說,一種是地球形成初期,一顆巨大的行星和地球相撞,撞擊飛濺出來的隨便日積月累就成了月球。

還有一種假說就是月球是自太陽系外的一顆小行星,在不知道什麼原因飛到地球之後,被地球的引力捕捉到了,隨着時間的推移,兩顆行星逐漸變得穩定,最後月球慢慢變成了地球衛星,並一直陪伴在地球的身邊。

地球能夠孕育出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奇蹟,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地球身邊能夠出現一個月球呢?有科學家就曾開過如此玩笑,月球像不像被某種力量故意放置在地球位置的呢?這種力量或許就是爲了讓地球誕生生命,畢竟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有很大概率不會孕育出生命。

看完了以上的三種說法,大家也能夠明白太陽系確實有着特別的地方,上面說到的三種“異常”,我們不知道到底是出現在宇宙中的巧合,還是在這背後有什麼神祕的力量做推手,如果這一切都是宇宙自身的巧合,那麼我們可以說地球真的是運氣太好了,反之,那這背後的原因或許就不那麼簡單。

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發展水平來說,我們只能夠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問題,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不過我們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當有一天我們能夠真的輕易踏出地球,遠離太陽系去前往宇宙深處,到時候不管是自然力量還是外星文明,這些謎題都會迎刃而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