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備受關注的安徽合肥長豐埠裏古墓羣,編號爲:M14的古墓,被打開,引發許多考古愛好者,以及歷史愛好者的關注。

編號爲:M14的古墓,是長豐埠裏古墓羣,衆多古墓之一,話說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編號,但當時,因爲考慮到諸多因素,並沒有正式開啓,直到最近,編號M14的古墓,才被打開。

打開之後,發現墓室之內,有兩具棺材,擺放凌亂,很明顯,有被盜的痕跡,而在墓室之內,只發現了少量的銀器和銅錢。

有專家表示嘆息:可惜了,這麼珍貴的古墓,竟然被盜墓賊光顧了!這對於確定墓主身份,無疑增加了難度。

不過,雖然M14古墓的墓室,已經被盜掘過,但是,從墓室的結構來看,這座古墓採用了盝頂,這在全國都比較罕見,江淮地區,更是鳳毛麟角。

那麼,什麼是“盝頂”呢?

簡單來說,盝頂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頂部有四個正脊圍成爲平頂,下接廡殿頂,看上去非常好看,有氣勢。

這種結構,一般情況下,在元朝時期比較多見,比如元大都中很多房屋,均爲盝頂,明朝時期也有,但是不多,比如明代故宮的欽安殿,但是,用在古墓之中,並不多見。

而且,從出土的文物看,這處古墓羣,可能爲兩宋時期的古墓,那麼,宋朝時期,江淮一帶的古墓就採用了盝頂結構,這說明了什麼?墓主人究竟是誰?爲什麼會採用這種特殊的結構?這一系列問題,值得好好研究和思考。

熟悉合肥這處古墓羣的朋友,或許都知道,話說早在2019年4月12日,在長豐縣下塘鎮埠里社區沛雙路項目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座八邊形磚室墓,經過考古專家現場調查,確定這裏是一處沉睡千年的北宋時期家族墓羣,這處古墓,便是現在的埠裏墓羣!

從目前已經出土的文物來看,每一個古墓墓主的身份,雖然沒有正式確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處兩宋時期江淮一帶的貴族家族墓地。

目前,已經發掘的墓羣總面積約18.8萬平方米,古墓數量多達百餘座。

如果就規模來看,埠裏古墓羣,與上個世紀70年代,在合肥東郊發掘的包拯家族墓地規模,不相上下。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否意味着,兩宋時期,在江淮一帶,還有一位或者多位大官,類似於包拯那樣?

我想,隨着埠裏古墓羣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或將逐步揭開,敬請期待!

我是@歷史觀景臺,歡迎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