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可以说是很多女性一生的话题,体内过度囤积的脂肪,不仅让人看上去大腹便便、气质全无,还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数据显示,人的体重和患糖尿病的风险息息相关,而内脏脂肪过多更会加剧风险。

什么是内脏脂肪?对女性影响更大

什么是内脏脂肪?顾名思义,就是包裹在肝、肾、肠子等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国外一份研究发现,内脏脂肪是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键因素,而且,对女性的影响远高于男性。

在糖尿病风险上,内脏脂肪对女性的影响远高于男性。

研究发现,女性每多出1公斤的内脏脂肪,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提高7倍以上,但是,同样分量的内脏脂肪,在男性身上的患病风险则只会增加2倍。

研究人员还强调,对于不同女性,突然增加的内脏脂肪带来的危害也不同。那些本来内脏脂肪就比较多的女性,风险升高程度相对较少,本身脂肪量较少或中等的女性,其风险程度反而更高。

内脏脂肪表面看不到,对健康危害大

内脏脂肪不像其他皮下脂肪一样肉眼可见,它“隐形”的包围在我们内脏器官周围。内脏脂肪看不见摸不着,看似不会影响人的外形,实际上,它却普遍存在于腹腔内,对人体危害巨大。研究发现,内脏脂肪至少分泌30种以上的极有害物质,不仅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关节炎、性功能失调,还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而通过对和内脏脂肪相关200种基因的分析发现,很多基因都与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而现代人普遍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睡眠不足,都是导致内脏脂肪堆积的诱因。

研究人员特别警告,体重并不是检验内脏脂肪是否超标的唯一标准,很多看起来并不胖的人,体内可能累积了大量的内脏脂肪而不自知。像我们平时看到的体型偏瘦的人也会得脂肪肝,就属于这种情况。

如何减掉内脏脂肪呢?首先要弄清楚内脏脂肪的来源,然后再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消灭它。简单来说,内脏脂肪的形成无外乎是我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喜欢吃油炸食物、甜品等,将过多的脂肪摄入体内,同时,因为运动不足导致体内的热量不能很快的消耗,最终也转化为内部脂肪而存在。

内脏脂肪怎么减?3个方法值得一试

1、坚持运动

规律运动,尤其是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燃烧脂肪,日常生活中,如果能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全身性的有氧运动,比如跳绳、游泳、慢跑,就能很好的减少内脏脂肪、降低体脂率。有些人为了减肥,宁愿节食也不运动,这种做法非常不妥。长期节食不仅会导致体格变差,还可能引起消化问题,而定期规律运动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体重的明显变化,但实际上,内脏脂肪已经在悄悄燃烧了。

2、控制饮食

饮食是人类获得快感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甜食、油炸食物会带给人开心、幸福和满足感,可是,摄入过量的糖分、油脂,不仅会让人发胖,还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饮食中,我们应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多食用高纤维的食材,促进排泄,减少脂肪囤积。黄瓜、苦瓜、海带、西兰花、白菜等蔬菜中都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加快胃肠蠕动和消化,抑制脂肪生成,多吃粗粮多饮绿茶,也有助于加快食物消化排泄。

3、揉腹、坚持腹式呼吸

揉腹养生是中医推崇的养生方法,每天坚持两次每次10分钟以上的揉腹,不仅能加快肠胃的蠕动和消化,促进内脏脂肪燃烧,对很多顽固性疾病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腹式呼吸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养生方法,只要在吸气时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同时伴随着腹部鼓起,之后慢吐气的同时把腹部收回就可以了,简单易学,长期坚持不仅能减少腹部脂肪,还能增强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俗话说“人到四十五,肚皮往外鼓”,对于女性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性来说,大腹便便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是健康的“绊脚石”。应该从年轻时候就要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体重、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内脏脂肪的堆积和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