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萊道君

來源丨萊道區塊鏈(laidaoblockchain)

10月25日,衆多媒體報道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區塊鏈作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作爲區塊鏈概念的先行者比特幣受此影響,在週末暴漲超30%,一度突破了1萬美元,帶領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上揚。

其中,國產公鏈幣漲勢異常,比原鏈領漲,最高漲幅超200%,量子鏈、本體、小蟻最高均超過了50%,整個市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10月28日,週一股市開盤,A股和港股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板塊領漲,據同花順行情軟件顯示,超過百隻相關概念股票,直接封停,傳統金融市場也熱衷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概念。

來得快去得也快,10月30日,區塊鏈被戲稱炒成“區塊面” 最慘由漲停到跌停 19股虧損超15% 有些白馬股也“摔斷腿”,比特幣帶領着這個加密貨幣市場走向陰跌,接下來行情會怎麼走?我們從兩方面進行解讀,基本面和政策面。

基本面首先來看比特幣的產量問題,比特幣每4年產量一次減半,下一次減半的時間大概是明年的5月份。假設比特幣的供給和需求是動態平衡的,產量減半也就意味着相對而言供給減少,按照價格的供需理論,供給減少會反應在價格上,即價格上漲。

我們根據以往比特幣減半史來看,也應證了此邏輯。首次減半前一年的價格爲2.55美元,首次減半一年後的價格爲1,037美元;第二次減半前一年的價格爲268美元,第二次減半後一年的價格爲2525美元。因此,比特幣減半的到來,對比特幣的發展至關重要,至少在價格上會有促進上漲的反饋。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技術面,比特幣的技術並沒有太大的改觀,更直接的說,比特幣系統的所限制的吞吐量(TPS)並不支持其大規模的應用,也就是說比特幣應用存在天花板,目前的應用擴張是以高額的手續費爲代價實現的,和比特幣成爲世界貨幣目標背道而馳,從這方面來說比特幣應用受限,也就是流通價值達到了天花板。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爲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希望持有比特幣升值,也就意味着目前階段其儲值價值遠遠大於其流通價值。

除了基本面外政策傾向也有緩和。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在今年下半年,其紐交所母公司背書的比特幣期貨交易所Bakkt正式上線,這意味着美國將比特幣正式搬上傳統金融的舞臺,也意味着對於加密貨幣在政策變得緩和,那麼接下來的比特幣ETF在不久的將來會順勢通過;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高度讚揚了區塊鏈技術,並且一直在攻堅自己的數字貨幣,從2017年禁止到現在的擁抱,政策的友好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由基本面和政策面綜合來看,比特幣在價格上還是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幣種卻是不友好的。

對於其它競爭幣而言,絕大多數是沒有流動性的,最大的流動僅是單個或者多個交易所的炒作流通,而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尤其是那些以Token(通證代表股權)而不是以流通爲定位Coin屬性的加密貨幣,更何況競爭對手還是擁有超強共識的比特幣。

絕大多數通證,中心化運作,不斷地消耗社會資源,包括資金,自然資源(電力)和人力資源等。這些數字幣既不產生價值也沒有任何的商業模式,反而不斷消耗社會資源,這就屬於典型的旁氏騙局,新進資金不會長期爲其買單,它們最終會從大衆視野中消失,這在10年的比特幣競爭史上,不斷的上演。

總結:對於比特幣接下來的表現,個人認爲依舊是比較樂觀的,但是對於其它大多數競爭幣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市場的火熱,會帶來資本的湧入,資本不會接盤,只會造盤,造盤需要造勢,纔會吸引散戶的入場,而散戶入場資金除了在比特幣等幾個主流外,只會在新造的盤子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