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上午,平頂山市志願者代表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會,張藝興粉絲羣。給抗戰老兵常四箴過百歲生日。

志願者史文召,孫富義,孫鴿,王新榮,雷震,秦明,把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會,張藝興粉絲羣的禮品和禮金送到了百歲老兵常四箴家。

常老自述:常四箴1921年4月16日出生於河南省原郾城縣十五店鄉仲李常村,屬雞。家庭貧困。勉強在本村上私人辦的小學上了三年,沒有畢業就靠放羊、牛和幫助種地幹活兒爲生。

1939年18歲時被國民黨政府抓了壯丁,11月初被弄到鄭州。後來又被弄到了華北。賣給了第二方面軍暫編三十師。編入特務團一營一連第十班,團長王發祥,營長趙林營,連長李建安。班長崔髮根領着我們,班裏每個人發了兩顆手榴彈,在華北打游擊。白天睡覺,晚上行軍打仗,一夜行程一百里。

當時部隊裝備很差,軍需喫餉也根本沒保障。後來我們班也都發了槍,每次打仗只發四顆子彈,只有挨近日本鬼子了才讓開槍,不許放空槍。我們沒有重武器,打不過小日本,薊縣、武易、定陶一帶我們傷亡最大,李瓦窯那一場惡戰,光我們班一下就戰死了一半,六個人哪,到處都是屍體和傷兵。

1941年日本在華北實行三光政策,部隊又逃到山西晉城。我記得是在一個大鎮駐。那時候正是國共合作時期,鎮南頭駐的八路軍,鎮北頭住的國軍二方面軍三十師。當時部隊喫的沒有保障,住不下,只好下山到平原。

1942年天氣開始熱的時候大概是五六月份吧,遊擊日寇時部隊被打跨,我被教導師拾兵拾住,繼續與日軍作戰。沒有多長時候又被日軍打垮,我就一路要飯轉這兒繞那兒回到了河南老家。後來又去當兵,不長時候打了敗仗又跑回了郾城,艱難熬日子。

爲抗戰老兵定製的寫有自己名字懷錶。

志願者和抗戰老兵合影留念。

百歲老兵和子女合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