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接着學習,道德經名言章句,先來看一下本章,我爲大家挑選的章節,執大象,天下往。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道法自然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講,看第一句,執大象,天下往。這一句是第三十五章中的首句,道德經一書,從三十二章到三十五章,深刻的闡述了道,但是由於時間關係,在此就不深講了,想要了解更具體的內容,可以看鄙人以前的文章,那麼今天我們就每一章,只講一句,執大象,天下往。就六個字吧!可是已經把道講的淋漓盡致了!再講都是幫助理解,或者說都是多餘,這六個字是什麼意思呢?瞭解或者掌握了大象,天下萬物就可以欣欣向榮,往復循環了。這個象是什麼?就是象形,還可以理解成形象,象的背後就是那個看不見摸不着的道。

自然爲道

第二句,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什麼意思呢?無慾可以勉強的叫做小,萬物歸根,或者說萬物回到本位,而不去主宰,可以勉強的稱之爲大,理解了吧!這個無慾指的是道,道常無慾,就叫小,爲什麼?因爲你看不見呀!是不是,這個小隻是勉強的起個名字,叫做小,名字只是代號!是形而上的東西。名可名非常名嘛!不去主宰,不去擁有,纔是最大的擁有。各位注意去體會,這就是道德經偉大的地方。

大象

我們再來看,第三句,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老子說能夠戰勝自我,那才叫強,而戰勝別人,那隻能叫有力。所以人要經常反思自己,不要盯着別人看,有什麼用呢?要提高自己嘛,必須要戰勝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那什麼是真正的富呢?老子說知足就是富,而不是我們擁有了多少財富,就是富!那個和富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當然這些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但是最起碼的你要清楚。緊接着他又說,強行者有志。什麼意思,道德經的主旨是以柔克剛,以柔勝強,無爲有用的思想!爲什麼在此又說強行者有志呢?呵呵,各位不要被我的問題給帶偏嘍哦!什麼叫強行,就是制定了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堅決的去執行。能理解吧!剛剛講了自勝者強,再說直白點,就是努力克服自我的貪嗔癡。不是讓你強行蠻幹。不是讓你積極有爲,這個強行恰恰是無爲的表現。

萬象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何意?道本來是無以名狀的嘛!第一章裏面早就定義好了的,可名非名,雖然道很小!爲什麼小,因爲常無慾嘛!注意是常無慾,不是無慾,這就是道德經文字的精妙之處,那我們勉勉強強,說的這個小,就真的是小嗎?哈哈,大家去理解!老子說雖然小,但是整個宇宙都放不下,或者理解爲萬物都不能使其臣服,都行。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什麼意思?君子就是封建貴族,他們的言談舉止是比較有德行,爲什麼,因爲貴左,左是什麼?左代表陽,代表積極樂觀,向上生長,而用兵恰恰相反,兵者詭道也。所以要貴右,右代表陰,表示以奇用兵。但是我們的老子是不主張用兵的哦!

文明

好了,再來看最後一句,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這就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了!當然老子用在這裏,主要是講治國用兵,簡單的解釋一下,事物發展壯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走下坡路,老子云,這個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的推演,那就早早的拜拜了!真是如此嗎?其實這裏老子真正想要講的是,不要背道而馳!物壯則老,是繞不過的話題,但是人爲的刻意去改變,纔會帶來不符合自然邏輯的推演。所以他說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