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正确的“社会观”是:“认真的人”是大力提倡的,认真做事的人是受到世人尊重的;“不认真的人”是遭人诟病的,不认真做事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然而,任何事情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如果“认真的人”属于普遍性这一群体,那么“不认真的人”就属于特殊群体了。不过,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有时“认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而“不认真的人”却倍受欢迎;甚至“认真的人”没吃没喝而“不认真的人”却有吃有喝。此事现实常有耳闻,却未料孔子就是一个不认“真”的人。近读《孔子周游列国传》确有其事,借如下故事以飧读者。

当年孔子困于陈蔡,饿得气息奄奄。于是孔子让弟子仲由去附近酒肆讨些残菜剩饭。掌柜说:“我写一个字,你若认识,我就免费招待你们。”仲由说:“我是圣人门徒,不要说一个字,再多的字都包下啦。”掌柜写了一个“真”字,仲由说:“这连三岁娃儿都知道,‘真’字罢了。”掌柜狂笑一阵,说:“明明白痴,还说大话。伙计们,给我乱棒打出。”仲由狼狈逃回,禀告老师。孔子说:“难怪你会挨揍,等我去认。”掌柜仍写个“真”字。孔子说:“这是‘直八’呀。”掌柜大惊,说道:“名不虚传,你的学问果然大得可怕。”酒足饭饱之后,仲由悄悄问:“老师,你可把我搞糊途了,明明是‘真’字,怎么变成‘直八’?”孔子叹道:“你懂个啥,现在是不能认‘真’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只有活活饿死。

是的,面对此情此景,孔子只有把“真”说成“直八”才不至于饿死。看来,数千年的儒家孔圣人为了一己能生存下去,也不得不违背良心说假话——本是“真”却念成“直八”。此时,我终于找到了深受孔子儒家思想熏陶的华夏人,为何本该都认“真”却不敢认“真”了!其因源于孔圣人的思想在中华大地的传播使然所至!然而,尽管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集儒家、道家、佛家于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必竟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主要源泉。无论如何,孔子真不愧是我们民族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