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堯

在《天龍八部》中,金庸給我們刻畫了一位北宋末年爲復國大業窮盡一生的姑蘇慕容復。然而同時代懷着同樣野心的皇族後裔還不只他一人,這一位就是《水滸傳》中的梁山泊上坐第十把交椅的天貴星小旋風柴進,一個“貴”字就點明瞭柴進的身份,這位後周世宗柴榮的後代,其血統之高貴、出身之顯赫,比起慕容公子來,也是不遑多讓。想當年一代雄主柴榮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留下幼子柴宗訓孤兒寡母,趙匡胤也未必能導演陳橋驛“黃袍加身”一幕。

或許是奪權之後對故主心存愧疚,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對柴榮一族禮待有加,並御賜丹書鐵券的護身金牌。光就這點來看,宋太祖算得上是心胸寬廣仁慈有加(可以對比一下康熙對明朝皇室的做法)。就這樣,靠着北宋朝廷的特殊恩寵和優待,柴榮的後人們也得以安然度過了宋朝的大風大浪,並悠然自得的過着自己舒服的日子。

然而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外患內憂並存,天下大亂似乎就在一瞬之間。這種時候,但凡有野心的人都不會放過這天賜良機,對於柴進這樣的先代皇族後人,就更是如此。我們且看柴進出場的一段描寫:

“俺這村中有個大財主,姓柴,名進,此間稱爲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喚做小旋風。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孫。自陳橋讓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賜予他“誓書鐵券“在家,無人敢欺負他。專一招集天下往來的好漢,三五十個養在家中。常常囑咐我們酒店裏∶“如有流配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第八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

文字不多,卻暗含深意。朝廷對柴進自然是頗多優待的,但顯然柴進並不安分守己,而是到處招募江湖人士“三五十個養在家中”,還叮囑附近的酒店老闆們“如有流配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這是明擺着在積蓄力量搞人才儲備,而且是公開化的。柴進的野心已經躍然紙上,大宋朝廷是對柴家禮遇有加,可如果不是趙家奪權,這天下說不定還是老柴家的,那柴進即使不是皇帝,至少也是個王爺,比這“村中的大財主”何止強過百倍!也許從柴宗訓開始,老柴家一代一代的暗中囑咐後世子孫,時時刻刻不忘復興大周帝業。既然姑蘇慕容祖上那些個已經滅亡了大幾百年的草頭王政權都要大談“復國”,那檔次和影響遠在其之上而且只隔了一百多年的後周就更有復國的理由了。

柴進有錢有勢,出手闊綽,又講義氣,因此投奔他的江湖好漢很多,名聲遠揚,石將軍石勇就表示,他這輩子只服柴進和宋江兩個人,而林沖更是表示“教軍時常常聽得軍中人傳說柴大官人名字”,如果說石勇的話表示柴進在江湖人士中聲望的話,那林沖的話就暗示了柴進在北宋禁軍中施加的影響力了。當然,要復國光蒐羅人才、傳播名聲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爲自己打造一個穩固的根據地爲以後起事所用。柴進選擇了八百里水泊梁山,事實證明其眼光確實獨特,梁山地盤廣大、易守難攻,確實是個起事的好地方。柴進就扶持了白衣秀士王倫和摸着天杜遷二人聚集了些人馬佔據梁山泊,再加上後來的雲裏金剛宋萬和旱地忽律朱貴,這四位領着七八百人在梁山佔山爲王,組建了梁山最早的武裝力量。而柴進作爲幕後的老闆和事實領袖,則在暗中經營操控,以圖謀進一步發展壯大。

不過,柴進也深知這幾位的本事,只要朝廷隨便派些兵馬圍剿就得玩玩,因此有必要給梁山弄一個有大本事的人物壓陣。這也是後來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投奔柴進時,柴進執意要推薦林沖上梁山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柴進也只是讓林沖上山,並沒有讓林沖取王倫而代之的意思,畢竟控制王倫這種沒什麼本事的人來要比控制林沖簡單的多。但王倫還是明顯感到了林沖對自己地位的威脅(能力相差過於懸殊),想把他趕走。

其實,林沖這個人本事雖大卻並無野心,如果王倫有點頭腦,爽快地把他留下,對他推心置腹、視爲知己心腹(哪怕就是做出樣子來的),那以後晁蓋一夥上山的時候,林沖至少也會保持中立而不會成爲王倫的對立面。但恰恰相反,王倫一而再再而三地下逐客令要趕林沖走。這時候,連杜遷宋萬之流都看不下去了,他們知道林沖是個大有本事之人,留下來對山寨大舉大有好處,更何況這位林教頭是幕後大老闆柴進推薦過來的,怎麼能趕走呢?還別說,這幾位雖然本事不怎麼樣,可是做人做事的眼光可比老大王倫高多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王倫還是不情願,又唧唧歪歪的非要林沖去納個投名狀來,費了多次波折才很不情願的勉強同意林沖上了山。就這樣,王倫就和林沖結下了樑子。這也爲以後晁蓋一夥上梁山,發生林沖火併王倫的事留下了禍根。

火併王倫的前因後果無需我贅述,這場事件無疑有劃時代的意義,第一代梁山泊老大王倫的時代結束了,第二代老大晁蓋的時代來臨了。雖然書中沒有明寫,但可以想象,這件事對我們一向志在復國的柴進也是一個沉重打擊,王倫雖然上不得檯面,卻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手扶植起來代理人,現在倒好,自己出錢出力、苦心經營的根據地就這樣落入了和自己並無交情的晁蓋一夥了!我想柴大官人一定是痛心疾首,後悔莫及吧!

根據地是被搶了,同樣柴進的人才儲備計劃進行的也不順利,林沖畢竟殺了自己扶持的王倫,恐怕柴進多少有些心結。之後雖然又有武松、宋江等多位大佬投奔柴進莊上,但可惜的是,柴進因對武松和其他門客發生口角鬥毆非常不滿導致“雖不趕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以至於後來武松乾脆離開了柴進;至於宋江,柴進倒是極力拉攏,但可惜宋江是“人主”相,不是“人臣”像,拉攏他就好比曹操去試圖拉攏劉備一樣,根本是沒什麼用處的。在後來的高唐州事件中,柴進又和李逵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李逵後來更是不顧危險搶先下井去救柴進,然而李逵終究是宋江的死黨,關鍵的時候也只會給宋江站臺的。至於石將軍石勇之流,雖然是柴進的鐵粉,但他們總體上分量太低。由此來看,和宋江齊名的柴大官人,卻在收納人才的方面屢屢受挫,和宋公明差了不是一個檔次。

接連受挫的柴進,復國大業算是沒戲了,不過至少在柴進上梁山之前,他和宋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應該是並駕齊驅的,就算不如宋江,也差不太多。這從後來的高唐州事件也能看得出,放眼整個梁山泊歷史上,犯了事能讓梁山人馬傾巢出動去營救的人,只有三位。一位是宋江,江州劫法場;一位是盧俊義,後來梁山主力攻打大名府救他出來。另一位就是柴進,梁山爲了救他,出動主力大戰高唐州救他出來。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柴進的分量。

不過,上了山之後的柴進,境遇卻大不一樣,宋江被救上山後,當時的老大晁蓋就主動表示要讓位;盧俊義上山後,做了老大後的宋江也表示要讓位。影響力不在這二位之下的柴進上山後,晁蓋和宋江卻僅僅是將其妥善安置就沒了下文,差距不是一點。等到了宋江接班之後更是把所有的心思就放在忙活玉麒麟盧俊義身上,先是費盡心機讓他上山,又要假惺惺的要讓位,好像整個梁山上都是地痞流氓,也只有盧俊義大官人這位貴人才能領導梁山。盧俊義不過是大名府一個地方上的豪門“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長者”,就其血統和身份哪裏比得上柴進!宋江想要個身份高貴的人回來領導大家,卻放着山寨裏現成的皇族子弟不要,非要從外地迎個大地主回來當寨主,這豈不可笑?

其實,宋江是個比鬼都狡猾的傢伙,他難道真的年紀漸長記憶力衰退,忘記了柴進就是個龍子龍孫嗎?非也。之所以不擡出柴進,其原因有二。一來宋江是鐵桿“投降派”,鐵了心了要帶大家接受朝廷招安,而柴進身爲先朝皇室子弟,其志向是要復興大周,重登皇位,說白了就是謀反。所以,這位子死活也不能讓給柴進。二來是,盧俊義這個大財主是個外來戶,在梁山泊上沒半點根基,假惺惺的讓給他,也沒人會支持他,最終這位子還是宋江的,而柴進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擺在那,真要裝模作樣地讓給柴進,恐怕這位子宋江還就真的坐不下去了。所以,宋江死活非要千里之外去請盧大財主,也不提柴進半句,就是這個道理。

柴進的復國大業也就這樣徹底畫上了句號。在後來的羣雄排座次中,柴進名列第十做了“掌管錢糧頭領”,是個“財務後勤部部長”的角色,雖然也算是位高權重,但以柴進先前的背景和身份和影響力,他本來應有着更高的位子。這也是宋江等人對這位皇室子弟刻意有所打壓的結果。

打壓歸打壓,在一些重要關頭,梁山還是要靠這位血統高貴的皇族來出馬,比如在赴東京進行招安前的準備和談判工作中,宋江就是帶着柴進一起去,估計也就是看上來柴進身上的皇族貴氣,氣場比較足(宋江自己不過是個小吏面對朝廷的那些達官貴人還是有些底氣不足);此外,在征討方臘的時候,也是柴進去當了方臘的駙馬爺,做內鬼玩“無間道”,估計也是看重了柴進的貴氣,能演好駙馬爺這個角色,要是換了李逵這種野獸或者王英這種淫棍,估計早就露餡了。

而此時,柴進其實面臨着和慕容復相似的機遇,慕容公子是請求段延慶收自己爲養子,借大理的力量復國;而柴進眼下也有着這樣的天賜良機,而且他更是已經得到了方臘的信任,外部條件比公子爺要好得多。然而,也許是多年的山寨生涯早已消磨了他的復國意志,也或者他也看出在宋江方臘自相殘殺的大背景下成功的機會更是渺茫,最終他也並未借勢復國。比起慕容復的幾近瘋狂的偏執,柴大官人則多了幾分理性,少了幾分執念。

平定方臘後柴進因功被授橫海軍滄州都統制,後來辭官還鄉,無疾而終,比起瘋了的慕容復和大部分非死即殘的梁山弟兄們,這個結局已堪稱圓滿。對於柴進的復國行動,水滸一書中並沒有直接描述,倒是不少相關的續作和衍生作品有過精彩描寫,特別是清末小說家程善之在其所著《殘水滸》一書中,就大膽假設曾有多位梁山好漢立下重誓輔佐柴進復興大周,但最終卻被宋江等人篡奪成果的情節,這也可以說是對水滸原著的一種有趣的補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