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農民服務農民

新官上任,林基路平反冤獄、整頓吏治、改革稅制的“三把火”,讓庫車各族民衆真切感受到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與公僕本色。應接不暇的改變,人民大衆歡欣鼓舞,巴依酷吏惶惶不安。

林基路烈士紀念館

林基路規定,誰開墾出來的荒地歸誰所有,三年不繳納田賦,還可以要求縣政府貸給子種和農具。於是農民紛紛去開荒,荒灘戈壁出現了許多良田沃野。

長期霸佔土地資源的地主巴依,哪能如此輕易地把土地拱手相讓,哪怕是寸草不生的荒地。林基路從農業生產的點滴入手,解決一系列坑農欺農問題,立新規、推新政,爲農排憂。

林基路還了解到,庫車城鄉的水磨大都掌握在地主巴依手裏,農民用水磨磨面居然要受到地主巴依“五抽一”的殘酷剝削,雁過拔毛,苦不堪言。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林基路堅守民本情懷,懷揣愛民之心,秉持公正道義,心繫農民服務農民,爲農民仗義執言、解決難題。

林基路同志建築的庫車團結大橋

智鬥 “倉老鼠”

在走鄉入村中,林基路發現,儘管風調雨順糧食豐產,但經過田稅繳納之後農民所剩無幾,依舊飢寒交迫。當時庫車全縣只有一個大糧倉收糧,按照舊例每到這個時候收糧的人都要藉機大發橫財,千方百計刁難盤剝農民,農民對他們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背地裏把他們叫做“倉老鼠”。

在庫車市以林基路名字命名的街道名稱

“倉老鼠”,是庫車民衆對橫行糧倉惡吏的形象稱謂。在徵收田賦的第一天,林基路便帶着田賦委員會成員微服私訪、現場調查。“倉老鼠”們根本沒想到這個個頭不高的年輕人竟然是新來的林縣長。目睹“倉老鼠”肆意爲惡,林基路怒不可遏,當即決定,由隨行的田賦委員會工作人員接替這些“倉老鼠”的工作。此時,圍攏在糧倉的各族農民歡呼雀躍、一片沸騰。

編輯:王瑩 監製:許紅濤 審覈:雷春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