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周繼鳳 唐亞華 黃麗梅 梁麗爽

孟亞娜 蘇琦 金璵璠

編輯 | 金璵璠

年年都喊就業難,今年是不是比往年難?

獵聘大數據研究院今年4月發佈的《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顯示,今年高校畢業應屆生將達到875萬,有超過7成的應屆畢業生尚未簽約,企業對於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了22%。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公佈一組數據,截至5月25日,該院本科生就業率爲35.17% (其中籤約率僅14.48%) 、研究生就業率爲48.53%。學院通過微信公號向校友倡議,希望及時將招聘信息推送給學院,並歡迎校友們以直薦等方式推介學院畢業生。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應屆生找工作的節奏,春招不再是“金三銀四”。

近6成企業縮招或停招,求職者競爭更加激勵,爲了適應疫情,不少面試從線下搬到線上,畢業生們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藝,面試更像是八仙過海,各憑本事。大環境的變化,也迫使剛出象牙塔的學生們考慮起現實的問題——究竟是考公考編還是選擇到大城市闖一闖……

燃財經採訪了7位求職路上有故事、有話說的應屆畢業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211院校,面試了幾十家公司,在現實的捶打下,不斷調整甚至降低求職標準。

有人在考研還是就業間搖擺不定,錯過最佳時機,有人一心想進體制內、有人對國企工作徹底死心;有人遭遇了職場性別歧視、有人面臨“父母催我考公務員”的難題;有人瘋狂投簡歷也瘋狂拒offer,有人手握數個offer春風得意,也有人懷揣着大城市的夢想卻迎來了現實的當頭棒喝,至今還在求職的大海中掙扎……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找工作,各有各的求職歷險記,通過他們的口述,看看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面臨着怎樣的就業形勢,又如何邁過“找工作”這道坎。

來北京面試了20多家公司後

我甚至做了保安

志成 | 24歲 湖南某大學 本科生

我兩年前大學畢業,學的是農業相關專業,因爲自己感興趣,就開始跨專業考文學專業的研究生,但考了兩年,都沒考上。專業兩年不接觸,已經生疏了,文學又沒有取得相關學位,找工作比較尷尬。

因爲我哥在北京工作,今年4月我就從湖南來北京找工作了。 原本以爲,北京這麼大,只要來了就有工作,自己好好幹就行了。

到了北京,因爲疫情先隔離了兩週,中間也投了一些簡歷。我覺得自己英語還不錯,可以去培訓機構做老師。

但不少線下機構不能復工,在線教育公司我面試了跟誰學、好未來、作業幫,都沒有成功。其中一家教育公司,讓我準備PPT和講課,來回三天時間,最後也沒有通過。後來想着實在不行做助教或輔導老師也行,又找了做在線雙師課的機構,幾輪考覈下來,對方覺得我的性格不太適合教小學生。

來源 / Pexels

期間,我也找了採購、銷售相關的工作,結果要麼是被人家拒絕,要麼是自己覺得工作沒前景。

面試了20多家公司,一晃到6月份了還沒找到工作,我開始有點慌了, 也沒什麼標準和要求了,有工作就行,給錢就可以幹。

實在急了,我就去應聘了北京師範大學的 保安 ,管喫管住,也比較穩定,一個月3000塊錢工資。去了以後發現, 同事基本都是一些初中、高中文憑的人,30多歲了還在做保安,每天上班8個小時外,就是在宿舍裏玩手機。 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一點希望,幹了一天就放棄了。

上週,我又到了一家公司,給各大高校的圖書館服務的,員工被分在不同學校,做整理書籍之類的雜活。上一天休一天,工資2800元,如果休息時間申請加班,可以拿到3800元左右。我想着有宿舍住,可以在大學食堂喫飯,而且價格便宜,就先幹着過渡一下。結果剛工作了一週,北京疫情又嚴重了,高校圖書館也閉館了, 公司沒有活可幹,讓我們自己辭職。

短暫地待了兩個崗位,我感覺外界對底層崗位不太友好,這些職位本身也看不到希望。以前,我一直紮在書本里,沒什麼社會經驗,在北京這種名校學生雲集的城市沒什麼優勢。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對自己的要求是可以獨立生活就行。往後再看看,如果還是不行,我可能就回湖南了,那裏的培訓行業可能有一些機會。

再找不到工作,就要和下一屆競爭了

張梅梅 | 22歲 重慶某一本院校 本科生

我當初一門心思要考上海大學的研究生,就沒有準備秋招。

這其實是一個挺錯誤的決定。複習到一半,我發現大家都跑去考研了,競爭太激烈了,很難上岸,可能自己考研方向沒選對,中間也有搖擺,一度覺得還不如去工作,最終的結果是沒有考上研究生。

來源 / Pexels

錯過了秋招,就只能靠春招了,我準備好了拼一把,結果疫情來了。 3個月過去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3月,我開始找工作時,老家黑龍江的疫情比較嚴重,現在到北京找工作,北京也嚴重了。明顯感覺到崗位少了,就業形勢非常緊張。我陸續投了30多份簡歷,收到筆試的大概有10份,還有很多需要統一的測試,真正面試的只有3家,談到最後的只有1家,但我感覺不太合適,就拒絕了。

不只是我,我周圍的同學、朋友,除了一位讀師範的找到工作以外,大多數都沒找到工作。也因爲疫情,大家的求職意向發生了轉變。 很多原來要工作的同學,都打算去考事業編制或者公務員了。 有一位朋友把找到的秋招工作辭了,打算去考編制。我倒還好,目前還不想那麼早安穩下來,還是想闖一闖,所以一直還在找工作。

但是說實話,我現在挺焦慮的。前兩天面試的一個崗位,招聘方已經打算把我們這一屆和下一屆畢業生一起招了,所以我得儘快找到工作,如果到了7月份還找不到,就得和下一屆應屆畢業生競爭了。

之前還在挑剔工作的方向和崗位,現在已經沒有資本了,能找到一個稍微合適的工作,就很開心了。 如果實在找不到,那我可能也要考編制了。

先拿個滿意的offer,再向體制內靠攏

敏敏 | 24歲 武漢某211研究生

我的求職路比較漫長,去年10月份開始投簡歷,到現在還沒簽約。

找工作的時候,我首先考慮的是平臺,其次考慮的是城市,最後考慮的是薪資。

秋招階段,我參加了五個單位的面試,拿到兩個offer。一個是建築類央企的宣傳崗,年薪8W,包喫包住,但我覺得工資太低,看不見成長空間,工作比較枯燥,就拒絕了。另一個是武漢排名前五的一傢俬營企業的品牌管理崗,月薪7-8K,但我其實並不想去私營企業且自己不太適合品牌管理崗,於是也放棄了。

今年上半年疫情爆發,我用了兩個月撰寫和修改畢業論文,直到四月末纔開始參加春招。那時候,我們同年級65人,有39人已經簽約,剩下的有準備省考的,也有準備考博、考輔導員和考選調生的,大多數還是在找工作。

最近一週,我參加了三場面試,兩場線上面的是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和廣州某報業集團,一場線下參加的是某省級黨媒的筆試。

現在想來,拒絕最先那兩個offer,根本原因是找工作初期,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自我定位不太清晰,參加面試也是以積累經驗爲主,抱着“行就看看,不行就算了”的無所謂心態。後期才慢慢明確方向。

我想進體制內工作,但是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很大,能夠一次上岸的畢竟是少數。所以,我更傾向於手裏先拿一個比較滿意的offer保底,再爭取向體制內靠攏。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去年下半年我準備了兩個月的公務員考試,遺憾的是,國考成績不理想。但我還會繼續努力,接下來準備參加事業單位的考試和省考。

來源 / Pexels

受疫情影響,今年求職壓力確實更大了。 一是企業縮招,崗位減少;二是疫情降低了效率,本來最多兩個月可以走完的筆面試流程,有些單位把週期拖到了半年;三是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

但能否找到工作終究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我的觀察是, 男生比女生好找,班幹部比非幹部好找,踏實上進的比渾渾噩噩的好找。疫情只是讓這種差距分化得更爲明顯了。

性別歧視、裙帶關係

讓我對國企工作徹底死心

良辰 | 22歲 211本科生

我是南方一所211大學的本科應屆生,原本想考某985大學的研究生,雖然成績過了國家線,但沒到理想大學的校線,又不願意接受調劑,於是決定找工作。家人都覺得很可惜,但我不想爲了研究生學歷浪費時間,爲此還和家人吵了一架。

爲了家人,我選擇回老家工作。最初投了很多國企、事業單位,但都石沉大海,很多等了很久沒有回覆,我就主動打電話給一些HR,得到的回覆是 “我們不要女生” 。我覺得再等下去也不是辦法,就拜託一個已經拿到國企offer的朋友,跟HR打了聲招呼,才終於得到一個面試機會。

但我還是太天真了。面試官是一箇中年大叔,看起來不太像HR。面試過程中,對方始終沒問過任何與工作有關的問題,反而問了很多家庭狀況甚至個人生活之類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讓我感覺受到了冒犯。經歷這場面試後,我堅決不再考慮國企的工作了。

後來我從朋友口中得知,有的國企HR看簡歷只看性別一欄,女生簡歷直接扔垃圾桶。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行業大爆發,我就應聘了某知名在線教育機構的管培生崗,面試、培訓和終面都還算順利,2月底就確定了offer。工資水平在老家已經算很高了。最重要的是,我覺得不像國企單位,那裏都是年輕人,性別歧視、裙帶關係、職場潛規則比較少。

疫情期間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萬萬沒想到, 我爸媽不滿意,他們覺得這份工作“不正經”,原因是“不是事業單位,沒有編制” 。我爸媽和親戚都開始瘋狂給我轉發國企招聘信息,其中很多根本就不招我們專業,還有的一看就不靠譜。

在家人的軟磨硬泡下, 我報名了並不打算參加的公務員考試。 有一天,我爸不知道從哪買回來四本《菸草局考公真題練習冊》,說“快考試了”,讓我趕緊做。我又和家人吵了一架。

良辰與父母的對話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見我態度堅決,爸媽也就不再說什麼。其實也不怪他們,我家縣城那邊都是這種思想,爸媽耳根子又軟,出去串門,聽別人唸叨事業單位待遇好、工作穩定云云,回來又幽怨地看着我,默默不說話。搞得 我現在不想出門,也不想讓爸媽出門,街上鄰居、親戚太多,見了面免不了又要討論我工作的事。

拿到了三個offer,感覺自己挺幸運的

Steven | 27歲 某211師範大學研究生

我本科是學傳播的,研究生是學中文的。本科畢業之後,我工作過兩年,先是在電視臺做播音主持,接着在一家教育研究院做教育產品開發。讀研期間,我曾在一家知名內容公司做過長達兩年的兼職。

去年秋招,我陸續投了一些崗位,但效果很一般。今年4月,我開始投一些社招崗位。我優先考慮的是公司的平臺和行業,其次是上升空間,接着纔是薪資,地域方面我優先考慮北上廣。

第一份實習工作是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管培生崗位。疫情過後,公司催我們儘快入職,我4月份來北京隔離14天后就入職了。結果,實習工資只有3000元,而且只讓我做一些很基礎的工作,內容和入職前的描述出入比較大。

半個月後,我開始接着找工作,方向主要是媒體、互聯網公司、教育行業這三個。現在拿到了三個offer, 我覺得自己挺幸運的,所在行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小。

來源 / Pexels

我個人感覺,今年的就業形勢確實沒有往年好。我一個朋友是今年畢業的北師大碩士,他找了很長時間,才找到一個在線教育公司管培生的崗位。 前幾年,本科學歷就可以了,但現在基本都要卡研究生學歷。 我另一個朋友,本來參加秋招的教師應聘,結果沒有應聘上,現在正準備考公務員,但感覺 今年考公競爭也挺激烈的。

今年就業率普遍偏低,聽一個朋友說,人大研究生今年的就業率才30%左右,往年的數字應該是70%-80%。我認爲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很多公司在縮招,二是受疫情影響,很多準備出國讀研、讀博的學生沒法出國了,只能被迫待業。因爲考研和考博的也會算進就業率裏,本來每年出國留學的比例有15%,今年全部待業了。

求職前兩個月

每天刷App到凌晨三四點

張軒豪 | 22歲 河北工業大學 (211)   本科生

我是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之前在計算機行業實習,發現自己並不是很適合,決定正式找工作的時候往其他方面發展。

一轉年的1月份,我就開始着手準備了。 2月份開始擔心因爲疫情找不到工作,瘋狂投簡歷+瘋狂面試,沒日沒夜地刷各大求職App,每天刷到凌晨三四點鐘。 這種狀態持續了兩個月,那段時間着實難熬,整個人非常疲憊。

冷靜下來想想,發現自己並沒有非常明確要求,雖然拿了不少offer,但很多現實問題沒有考慮,比如工作地點、工資薪酬、工作行業、未來發展等, 瘋狂投遞簡歷的結果就是,最後只能拒了很多offer。

我開始慎重了,與其拿很多最後都不會去的offer,還不如留一個保底的,然後全身心投入到應聘更好、更高的公司和崗位上去。

我對自己的定位也在不斷調整。從一開始選擇面試我們江蘇本地的一家零售企業,一個比較容易的工作,到準備幾大國企和銀行的筆試、面試,再到後來拿到了某頭部大公司的管培生的offer。

這一路面試了很多公司,也有一些小挫敗的時刻。在面試某公司北京總部的時候,同期的應聘者都是985、211的研究生,不光學歷,他們對問題的看法和各方面的硬實力都遠遠高過我。我自己雖然很想去,但努力了發現確實技不如人。不過這次失敗的面試經歷並沒有讓我很難受。

來源 / Pexels

平心而論,每一年就業壓力都大,只不過今年考慮到疫情的現實情況,很多企業把招聘時間推遲。找工作這件事一拖再拖,很多同學可能心理上會受影響。如果可以調整,我覺得還是要讓自己的心態更平衡,尋找和目前能力更匹配的崗位。我就是抱着這種想法,最後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的。

即使很難

也想做能讓自己感覺到爽的職業

李鍾豪 | 22歲 中國傳媒大學 (211)   本科生

我是中傳新聞學院媒體創意專業的“應屆待業生”,最近在四處找機會投簡歷中。相比周圍朋友的焦慮,我自己感覺還好,畢竟就業終究是責任自負的事情。

2016年我剛入學的時候, 這個專業還算是一個不錯的風口 ,但如今嚴肅內容限制多、流量小,太譁衆取寵的又背離自己的那點“新聞理想”,所以我的同學們也都四散各處,有去公關公司的,有做綜藝編導的,也有和我一樣,希望能繼續留在內容行業,看準文字內容轉視頻的新方向,想做點事情的。

我們這個專業的職業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興趣,最對口的方向是新媒體內容的創作。之前我在財經媒體做過新聞,也給影視相關產業鏈的企業做過雙微運營,還在投資機構的內容部門短暫實習過,其實都有不同的收穫。當下最想做的還是社會新聞或商業新聞記者,如果有好的機會還想做影視,但我現在信心越發不足了。

來源 / Pexels

相比於製造業或其他實體產業, 媒體和電影都屬於小體量、少環節的小行業,我自己也清楚成長空間有限,但沒辦法,只有做這些,我才能感覺到爽, 感覺不爽的事情,我肯定也做不好。

家裏人希望我留在天津濱海新區,但媒體在國內只有兩個真正的主戰場——北京和上海,天津是個佛系的城市,適合生活,但沒法勾起人奮鬥的慾望。

選擇就業機構時,我最先考慮的肯定是內容調性,這基本也就決定了工作氛圍和一個作者的成長空間上限。內容 (新聞) 行業雖然都是所謂的“文人”,但有種江湖氣在,媒體機構如同門派,各有各的心法,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法門。

和往年師哥師姐找工作的順利程度相比,今年要難很多,各個學校新聞學院的應屆生就業率都相當堪憂,可能剛過五成。我們班沒有考公務員的同學,出國讀書多於國內讀研,保研成功又多於考研上岸,全班目前就業簽約的只有3個,拿到實習的2個,這些數字任誰看都不樂觀。剩下的大部分都走了國內外升學的路,但因爲疫情,什麼時候能安全出國也未可知。

我發出去的很多簡歷都石沉大海,一度以爲是自己用的Gmail出了問題,找女朋友測試了一下,發現人家只是單純的沒回復我而已。 另外,最想去的機構裏有一個非常喜歡的崗位,沒有給回信,令我挫敗了一陣子。

目前,我的短期規劃是找到一份能做實事、寫東西或拍片子的正式工作,同時做好語言考試的準備,在遭遇瓶頸的時候能有底氣和機會出國進修,以尋求新的突破。長期來看,如果在一個口線長期紮根,將來或許會選擇創業。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志成、張梅梅、敏敏、良辰、Steven、張軒豪爲化名。

你認識的應屆生都找到工作了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評論。 我們會在點贊前三(超過20個,統計週期爲7天)的評論裏挑選一位網友,送出 愛奇藝視頻 會員季 一張 原創文章轉載請點擊公衆號菜單“轉載合作”。

一手資訊/硬核報告/每日紅包/線下活動!就差你了!快加微信 rancaijing02 回覆“讀者”一鍵上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