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寶媽都對疫苗不陌生,現在寶寶只要一出生還沒出產房就會被接種疫苗,而且在出院後到寶寶上學前還要到社區按時接種疫苗,這期間接種的次數不下10次,如果不接種或者漏接種的話,孩子上學都會受到影響。要說這麼高的頻率和重要性,寶媽對寶寶的疫苗應該十分了解了,不過實際情況是很多寶媽都會疫苗知識不是太瞭解,甚至是有很多的誤區,這其實是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作爲家長,我們雖然不需要像專業的醫生那樣對疫苗有多深的瞭解,但是一些基本的疫苗知識還是要知道的,今天我們就把一些寶媽應該知識的疫苗知識說一說。

接種疫苗有什麼用?

人類的很多疾病,只要得上以後就可以產生抗體,以後就不會再得這種病了。疫苗就是一種可以讓人體產生抗體的生物製劑,孩子接種了某種疫苗後,體內會產生相應疾病的抗體,保護孩子不再感染這種疾病,起到預防的作用。

疫苗如何分類,有什麼不同?

我國是把疫苗分爲兩類,一類疫苗是免費接種,也是必須接種的,如果不接種是不能上學的,這類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二類疫苗是要自費的,也是自願接種的,主要有水痘疫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常見的疫苗誤區

1、疫苗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能不打就不要打

疫苗是輔助人體免疫系統工作的,正常來說人體是要得了某種病後,纔會對該種疾病產生抗體,而疫苗可以在人體沒有得病的情況下,幫助人體產生對某種疾病的抗體,這樣會更加安全。

2、接種疫苗後會有很高的幾率出現不良反應

其實疫苗是很安全地,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很低,只有百萬分之一的幾率。但是這也不代表完全不會有不良反應,所以每次接種完疫苗後,還要在接種的地方觀察半小時,確定沒有不良反應後再離開。

3、一次只能接種一種疫苗,不要同時接種多種疫苗

現在科技發達了,很多都是聯合疫苗,這種寶寶可以少受點罪啊。即便一次接種打兩針不同的疫苗,只要在醫生確認沒事後,家長就可以放心接種,不用擔心會有不良反應。

4、二類疫苗國家不免費,說明沒必要打,也就不用打

二類疫苗真的不是不重要,實在是因爲國家拿不出這麼多錢來給大家免費接種,所以暫時性地實行收費方式,等國家有了更多的財政收入,會有越來越多的二類疫苗轉爲一類疫苗實行免費接種的。但在目前的狀況下,爲了寶寶有更多的保障,建議家長能給寶寶接種的二類疫苗還是儘量接種一下。

這些情況下,不要給寶寶接種疫苗

一般情況下寶寶都是可以接種疫苗的,只有在寶寶生病的時候纔不可以接種。主要是寶寶有發熱情況,體溫高於37.5℃時,是不可以接種疫苗的。其他像是寶寶有黃疸、溼疹、嚴重皮炎以及皮膚感染也可以接種疫苗,還有患腎炎、肝炎、心臟病、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腦部或神經系統發育不良的情況也不要接種疫苗,此外過敏體質的兒童,患有哮喘、蕁麻疹、淋巴結腫大的兒童也不宜接種疫苗。總之,在接種前要將孩子的健康問題主動告知醫生,由醫生來判斷寶寶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千萬不能隱瞞不報。

雖然給寶寶接種了很多次疫苗,但很多寶媽真的不是太瞭解疫苗,爲了寶寶的健康,寶媽真有必要對疫苗的一些常識有個瞭解,這樣就不會被那些自己都不懂疫苗的人給帶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