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对于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爱所给予的,是任何一个孩子用尽毕生都难以报答的深恩厚爱。

有很多关于慈母与孝子的故事,古时的孟母三迁,二十四孝,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对母爱的回报,是孝所表现的一方面,而孝在我国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素养中,都是极其重要的组成。

孝被古代国人提到很高的程度,古人常说的“忠孝节义”,这四个字的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是按照人们认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确定的。又有一句古语是“唯忠臣孝子最可敬”,也说明人们对于孝的认可程度之高。古人竟如此看重孝。当然这孝里包括对母亲的孝,而古人所提倡的孝又不止是爱,还有赡养、敬重、承欢、祝福以及死后的祭祀怀念等等。

今天是西方的母亲节,很多现代朋友会选择在这一天向自己的母亲表达感谢,送上祝福。为母亲过节当然很好,而对于母爱的回报,若是只集中在这一天,则会让人唏嘘不已。古代人不过什么母亲节,但儿女对母亲的爱却不比现代人少。现代人可以通过古诗了解古人对母亲的爱,下面就和朋友们分享几首这样的作品。

岁暮到家(清 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作者是一位在年底回到家里的儿子,就如现代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年底回家一样。母子相见的场面,我想古今的区别并不会太多,即使外在的形式千万种,但内在的爱却都是一样的。儿子回家见到已经操劳一生的母亲,自己在外面的辛苦不敢再对母亲说。因为母亲已经老了,因为母亲为自己为家已经付出了太多,因为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他此时要为家为母亲遮风挡雨,不能再让母亲为自己担心。有时对母亲的爱,是让她放心。

峡江道中二首 其二(清 章钟祜)频年作客挈行装,人为贫驱走四方。路出南昌多胜迹,主依东道况同乡。浣花身世三秋感,骑省年华两鬓苍。还祝萱堂长健饭,漫怜游子困风霜。

身为人子不能堂前尽孝,却为了生计游走四方,可心中却总牵挂着家中的老母亲。诗中的萱堂,指的就是母亲。生活就是这样艰辛与无奈,自己要为家人撑出一片天空,就要接受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折磨。如作者那样的孩子,从古至今不计其数,上首诗中的作者想必也是如此,幸运的是,他在岁暮得以归家。有时对母亲的爱,是无时无刻的思念,天涯地角有穷尽,而此情却是绵绵不绝。

得家讯一首(宋 刘克庄)不觉离乡久,南来驿使疏。羁臣一掬泪,慈母两行书。租税闻输毕,田园说歉馀。何时真宦达,处处奉潘舆。

这也是一位在外的游子思念母亲所写的诗,只不过这位游子是一位宦游之人,有官职在身,定不会有因贫驱而奔波的困苦。我们在听古代故事时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就如这首诗的作者,在外为官就不能在家尽孝。这对很多古人来说,是非常矛盾的,也是非常折磨内心的一个选择。诗中的潘舆就是孝敬父母的意思。有时对母亲的爱,就是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能够用更好的条件来侍养母亲。

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游子吟》当算是最为国人熟知的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这是一首尽人皆知又耳熟能详的诗,也是一首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诗。

诗人孟郊五十岁才终于考中进士,也只是做了溧阳县尉的卑微小职,因为这个官比县官还小。但这对于生活困窘的孟郊来说,无疑还是得到改善的,他也还没有忘记母亲的辛苦,带着老母亲一起上任。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付出爱不图回报,但作为被深爱的儿女,不能忘记回报母爱,爱母亲同样也是伟大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句俗话: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可见,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孝敬她们被提到与敬畏神灵和菩萨一样的高度,这在人们的道德要求中来说,是多么重要。

对于爱,应该每天都要爱,最好是每天都要多爱一点点,不要只关注于某一天或某个节。对于母亲的爱如是,其他亦如是。也愿天下母亲,皆有爱她的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