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会有着等级森严的制度,在商周至秦汉时期,高等级墓葬流行马车陪葬,包括车葬坑、马葬坑和车马合葬坑三种。按照墓葬等级的高低,在坑内放置的数量也会不同,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而在商周时期,青铜器是作为重要的随葬品陪葬,根据周朝礼制,不同等级有着明确的使用限制,天子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士大夫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二簋,下士一鼎一簋。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在湖北京山市坪坝镇的苏家陇文化遗址,出土了千余件青铜器和2座车马坑。

事情回到2016年,当时湖北京山县郑家河水库整修干渠,当工程进行到坪坝镇罗兴村苏家垄时,工人正在水渠南侧山坡取土时,铁镐突然碰到了坚硬的东西。于是,工人们马上停止了施工,在清理完土堆后竟然发现6件青铜器,工人们意识到挖到了古墓,并立即上报了当地有关部门。很快当地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考古专家赶往现场,经过对现场的勘探,发现在面积不到1500平米的墓区,竟然埋葬着100多座墓葬。为了不耽误修建干渠,当地文物部门上报了国家文物局,得到批准后立即组织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

专家介绍在勘探发掘的79号墓中,出土了五鼎四簋和三鼎四簋,专家表示一座大墓出现两套礼制,证明墓主人生前地位显赫。为了进一步判断墓主人的身份,专家将青铜器全部带回实验室研究,在一件青铜簠(fǔ)的底部,发现了刻有“曾伯桼”的铭文。而在另外一件青铜壶内和其他青铜器也发现了不少铭文,铭文大意:曾伯桼作为一方管理者,淮夷和繁阳这个地方都在我的管辖范围内,由此专家判断79号墓主曾伯桼极有可能是一位诸侯王。

后来专家们查阅资料发现,在上世纪60年代,苏家垄地区就出土过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墓葬,出土近百件青铜器,包括鼎、鬲、甗(yǎn)、簋(guǐ)、豆(高圈足盘子)、方壶、盉(音hé,和)、匜(yí)、盘和车马器等。当时出土的青铜器中有10件刻有铭文,其中在一件青铜器方壶内刻有铭文:“曾中斿父用吉金自乍(作)宝尊壶”,专家表示这件器物属于曾中斿父。另外在79号墓旁边的88号墓,出土2个青铜壶与79号墓几乎完全一样,而且上面刻有铭文“曾伯桼”,后来在铜簠盖子内侧,专家发现了重要铭文“陔夫人芈(mǐ)克”,这最终证实了88号墓主人“芈克”与“曾伯桼”是配偶关系。

在79号墓中出土车马坑中,车和马的数量让考古专家大吃一惊,《周礼》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79号车马坑中发现了五具完整的马骨,这也认证了之前说的79号墓主是一位诸侯王。苏家垄墓葬群共计出土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墓葬基本保存完好,没有被盗的痕迹,出土大量的青铜器。根据专家介绍,苏家垄墓葬群共计出土青铜器1000余件,玉器300余件,陶器400余件,其中青铜礼器就多达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是探讨两周时期器用制度的极佳资料。

经过比对两次考古发掘研究,考古专家们表示苏家垄墓葬群是曾国贵族墓葬群,众多青铜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曾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反映出苏家垅地区应该是当时曾国的重要属地。苏家垅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2000多年前荆楚地区已具备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形态,对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统的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佐证,填补了中国考古学、历史学、青铜文化、青铜艺术史上的许多空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