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文人餘秋雨的“風流”情史:與原配離婚!娶小16歲的嬌妻引爭議。

喜歡閱讀,是在幾年前偶然間看到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很多小白一樣,似乎在無際的黑暗尋找到一盞明燈,從此便覺文學並不枯燥,彷彿找到了人生前進的方向。

很多人在評價餘秋雨的時候,大多喜歡道聽途說,關於大師的人品只能說大節無虧,小節無損,也就是常人都做過的事,只是作爲名人被放大而已。

餘秋雨和李紅

兩人於1979年結婚,也曾是一對相敬如賓的夫妻;

1984年生下一女,倒也恩愛。

芳華時的李紅,活潑可愛,因爲熱愛戲劇,加上良好的教育,完美的身材和容貌,最終被借調到上海青年話劇團。

這也讓李紅對戲劇充滿了憧憬,在一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的她,卻因各種緣由無法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只是她考試的試卷被餘秋雨看見。

之後李紅也因爲在電影《春苗》選角期間認識了餘秋雨,老實富有才華的男人在那個年代,絕對是少女的心中的不二人選,畢竟風流才子從古至今都是惹人喜愛的。

前妻李紅

正如李紅所說,當時有很多各方面都強於餘秋雨的,但自己還是一頭撞進了餘秋雨的情網。

通過後來的相處,餘的各種表現都非常不錯,情真且意切,李紅父母說“你就早點嫁給他吧,是個老實人,比那些海外的要靠譜。”

就這樣,相識相戀5年的他們終於結成連理。

之所以說兩人婚後感情甚佳,是因爲兩人確實都愛着對方。

剛剛步入婚姻的李紅,對各個方面都不動,洗衣機也不會用,餘秋雨便把這些小活兒攬了下來、

後來餘在事業上受挫,又患病,李紅便給他佈置了一個小書房,非常清靜,並讓他在那裏安心寫作。

兩人感情出現危機,還得是李紅去深圳的那一段時間。

1989年,李紅因工作原因,獨自去了深圳。

1992年,回到家中卻發現桌子上的一封信件,打開後竟是離婚書,但她最終還是簽了字。

都是有文化的人,既然不愛,那就沒必要再維持了。

之後的李紅再一次去了深圳。

餘秋雨與馬蘭

出現在餘秋雨視線的是另一個女人,比他整整小了16歲。

馬蘭出生在安徽,因爲84年的春節晚會被世人知曉,1989年更是憑藉《嚴鳳英》成爲中國知名的黃梅戲演員。

馬蘭

此時的餘秋雨正是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因爲寫了一本書叫《藝術創造工程》,讓他結識了馬蘭。

馬蘭在研究戲劇的時候,收到老專家給的一本書,他表示“作爲藝術工作者,這本書是一定要讀的。”

看完之後的馬蘭竟將書中的見解忘得一乾二淨,腦海裏只有作者的睿智和才華。

之後出演《遙指杏花村》,便邀請餘秋雨去觀看。

就這樣,24歲的小姐姐認識了40歲的大叔。

相見恨晚,馬蘭首次見他便心生愛慕。

餘秋雨與馬蘭

她說:“我和餘秋雨在一起的感覺非常奇妙,我和他就像在上輩子就結過婚一樣,而今生要做的只是完成前世的那個約定。”

兩人之間的愛情,似乎真的比李紅更真實。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餘秋雨表露心跡:“其實你做我老婆也挺好的。”

馬蘭回應:“我也覺得你適合做我老公。”

確實,在二人決定在一起之後,尤其是餘秋雨娶小自己16歲嬌妻,引來了人們的關注,一時間爭議不斷,即使是現如今依然有人在輿論。

但他們並沒有受到外界的干擾,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愛着對方。

馬蘭很愛餘秋雨,爲了給丈夫送一個印章,竟然花很長時間去學習篆刻。

但凡餘秋雨的文章一出來,馬蘭總是作爲第一個粉絲去閱讀。

世人總是理解成他看上的是她的外貌,她看上的是他的才華。

確實,美貌和才華應該是他們二人之間產生愛情的基礎。

馬蘭年輕時的照片確實美,美的讓人流連忘返的那種。

即使是現在,五十多歲的馬蘭依舊美麗動人、優雅端莊。

也難怪餘秋雨如此愛她,每每在接受採訪時都會將自己與妻子馬蘭親密無間的感情表達出來。

如果說美貌是基礎,那麼二十多年的感情僅僅靠美貌是維持不了的。

正如馬蘭說的那樣:“每隔半年就有人說我們離婚了,我們總是互相看一眼,之後大笑。”

而馬蘭對於餘秋雨的愛,除了才華,更像是今生再續前緣,是發自內心的愛。

她不願他受到傷害,在這個信息化鋪天蓋地的年代。

馬蘭說餘秋雨有看報紙的習慣,兩人上街買菜買東西,卻從不讓餘秋雨在報攤看報紙,因爲那些報紙上的內容都是批判他的,怕他看了之後難過。

網絡上的言論將一個文人逼到何種程度?

餘秋雨說:“幸好你們不讓我上網看報紙,這樣我才能多出來更多和古人接觸的時間。”

對於這樣的言論並不少,不僅僅只有餘秋雨,楊振寧也是如此。

世人覺得,凡是離婚,換個比原來年輕漂亮的妻子,就是拋棄髮妻,未免有些過激。

雖然大多數是這樣,但也有例外。

不談人品,只談文品

如果你也看過他的文章,自然不會去輿論他的生活私事,更不會去詆譭他。

況且愛情本就自由,正如前妻李紅所說,沒有感情,再在一起有什麼意義?

讀過大師的書,自然會知道,無論是人品和文品,都是不錯的,大師本就注重名聲,很多人在不瞭解實情就劈頭蓋臉亂罵,有何意義?

有句古話叫“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對於大師的人品,大多數批評他的人根本都沒有接觸過他。

所以咱也沒接觸過,便拋開人品,若只談文品,他在文學上的貢獻是巨大的。

他有着豐富的遊歷經驗,足跡遍佈華夏,尤其是他的文章總是將文化與歷史滲透其中。

作家張賢亮曾在一次演講課上說:

“有的人成就太大,需要長篇文章來介紹;有的人成就也高,名聲也高,只要幾句話就可以;也有的人一句話都不介紹的,餘秋雨就是第三種人。”

尤其是1992年,《文化苦旅》的出版,一時間洛陽紙貴,人人爭讀,此後的數十年間,餘秋雨的書一直暢銷,這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文化苦旅》確實好,23次辭職遠行,獨自一人在全國各個風景名勝古蹟中進行考察,這才寫下了風靡全國的經典名作《文化苦旅》。

這本書也被譽爲“印刷量最大的現代華文文學書籍。

他說:“二十幾年來,只有考察、寫作、講課這三件事對我來說是大事。

《文化苦旅》是很多讀者迷上餘秋雨的一本書,我也慶幸自己看過。

如今的文化界,可謂是魚龍混雜,很多人將文化當成了養家餬口的工具,失去了最初的創作動力。

通過這本書,你會發現,餘秋雨用着獨特的文人視角,審視着中國文化的每一處。

書中一處處讓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餘秋雨的筆下,彰顯出它們的底蘊,給讀者心靈上的“撞擊”。

讀者在閱讀他的書籍,總會被他別具一格的見解和睿智激活。

這本開山之作,如今銷量千萬冊,每年都在遞增,可謂影響了三代中國人的價值觀。

書中的每一處都直指中國文化人的文化靈魂,他將散落在中國各地山水間的文化精髓,用筆將其寫出,每一筆都帶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和傳統文化人的形象。

賈平凹說:“餘秋雨無疑拓展了當今文學的天空,貢獻巨大。這樣的人才百年難得,歷史將會敬重。”

金庸評價:“北京有年輕人爲了調侃我,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裏還有魯迅和餘秋雨。”

《文化苦旅》的價值是世人公認的,就連全國中學課本中也入選了《文化苦旅》中多篇文章,深受教師推崇和學生熱愛,即使是四大名著也未有這般程度。

讀者說:“就連不喜歡看散文的我,拿起來便再也放不下!”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不妨一看,領略餘秋雨的文采和獨到的見解。

當然也可用來收藏和送人,這套版本是30週年紀念版,由余秋雨逐字修訂,並親筆題寫書名。

購買鏈接如下:書不貴,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帶你領略各地風景名勝,領悟人生真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