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行政化和学校所在地区以及学校层次密切相关。叶秋举两个简单例子,叶秋工作单位是太原某高校,硕士和博士是西安某985高校,读硕士和博士的时候,也经常帮导师跑财务处,叶秋的身份就是一个普通的研究生,但财务处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告诉的一清二楚!他们的位置摆的很正,为老师们的工作提供更多便利!

如果是和同省的大学做对比,山西大学是做的不错的,它们有个类似于政务大厅的一站式窗口,里面有科技处、财务处等各部门的行政人员,盖个章什么的很方便,叶秋学校只是盖章有的时候要跑好几次好找不到人。所以,地区越发达、学校层次越高,行政人员素质相对高,服务意识更强!

高校的行政化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人员比老师有更多资源。比如说,如果你在科技处工作,那么你申请省里基金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同时,领导更是占据更多资源,叶秋去年申请留学回国人员项目的时候,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哥们直接跟我说还是明年再申请吧,今年几个领导都申请了(有处长有院长),普通人肯定没戏!

第二,老师是被考核者,行政人员是考核者,地位天生不对等。想走项目经费有财务处人员卡着,上课有教务处、督导组监督、评职称当然是人事处的负责、申请项目是科技处。普通老师去哪个部门都得笑脸相迎,老师们被逼无奈,要么是干脆不去了,要么只能让研究生去。

第三,岗位绩效这一块。讲师对应科级、副教授对应副处、教授对应处级,看起来相应的教师岗比行政岗高一点但问题在于行政岗的可以百分百的拿到,教师岗的经过诸多考核也未必能拿全!行政岗的考核没有硬性条件,基本人人可以拿到,非要说有考核的话就是热爱岗位就行了,而教师岗,看近三年的论文、项目,当年的论文项目,当然还有课时量,很多老师都拿不全。

第四,行政岗人员的素质。这个落后地区的一般学校老师应该最有体会。

有的人说教授治校,到目前为止,距离我们还很远!

高校的行政化已经很弱了,大部分高校都是在施行教授治校的理念,当然有的高校还是给老师一种行政人员很官僚的感觉,总体而言去行政化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行政人员不能评职称。现在大部分省份是不允许行政人员评职称,因为现在高级职称的名额是限定的,就把资源全部倾斜到教学。这还好,现在是行政岗不能拿教师资格证,浙江这里是这样子,大概5年前,新进的行政人员是没有考教师资格证的资格,只有辅导员这种教学和管理两条线的才可以。新进的行政人员都无法上课。

二是行政领导大都是高级职称。近几年越来越明显,学院除了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不是教学出身,其他都是教学出身;行政部门领导,基本上都是高级职称,而且大部分是从教学转过来的。

三是行政部门收入比学院低。有的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总体上说学院老师的收入绝对是高过行政的,即使是学院收入有差异,最差的学院也比行政人员高。同一级别,好的学院是行政的2倍,差的学院也比行政人员高一点。

学校的主导思想就是服务老师服务学生,行政部门大都是服务部门,以服务为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