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19日上午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全國將設考點7000餘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可以說,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

爲做好今年高考工作,國家教育統一考試部際聯席會議增補國家衛生健康委爲成員單位,嚴格防疫措施,開展全覆蓋的防疫培訓,組織開展考試防疫教育,向考生講解考點防疫措施、安檢程序、個人防護注意事項等,讓考生充分知曉有關防疫要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了幾個關鍵舉措:

一是人員的健康監測。對參與組考、監考環節的工作人員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做到每天體溫測量並記錄。

二是異常狀況的評估制度。對考前和考試中監測、檢查發現的考生和工作人員身體異常狀況,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醫療機構指導教育部門做好專業評估,教育主管部門依據專業評估建議,綜合研判評估是否具備參加考試和組織考試工作的條件。

三是進入考點的體溫檢測。要求考點入口處設體溫檢測點,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複檢室,供待檢和複檢人員等候時使用。

四是備用考場的設置。要求原則上每10個普通考場設1個備用隔離考場(每考點不得少於3個)。當考試當天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考生,啓用備用隔離考場。原則上須一人一間,備用隔離考場不夠用時,可採取最前排、最後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間(最多不超過4人)。

五是環境衛生和消毒。要求發生過疫情的學校,不能作爲考點。考試前要對考點、考場、通道、門把手、桌椅、宿舍等進行全面環境衛生清潔與消毒。

六是考場降溫和通風。要求對考場考點空調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開展清潔消毒。普通考場可使用分體空調或中央空調,備用隔離考場須使用分體空調。可使用自然通風、電風扇等設備加強通風。

七是人員的衛生防護。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在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後,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備用隔離考場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隔離考場的監考員及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時可穿戴防護服。

考試中發熱咳嗽需到隔離考場

耽誤的時間可補回來

賀青華介紹,如果在高考考試過程中出現了有學生髮熱、咳嗽等症狀,由當地的衛健部門等按照事先的預案進行個案研判。

具備繼續考試、完成考試的學生,安排在備用隔離考場考試,考生從普通考場移到備用考場,這個時間耽誤了,要請省級教育部門按照事先商定把時間補回來,把轉移的時間和專家研判的時間都算上,雖然是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鍾,對考生也是至關重要的。

試卷結構、題型題量、考試難度相對穩定

教育部考試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海波說,今年高考命題“穩”字當頭、科學施策、精準施策,高考命題將保持試卷結構、題型題量、考試難度的相對穩定。今年還有高考綜合改革的首考落地的4個省市,試卷也將在各省前期統一組織的適應性測試基礎上保持相對穩定。

孫海波表示,今年的高考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高考,同時是高考改革深入推進形勢下的高考,今年高考命題總體思路,重點從鑄魂育人、落實改革、確保穩定3個方面來開展。繼續深入推進高考內容改革,在推進過程中,加強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以及高考綜合改革的協同,加強對關鍵能力的考察。

公安部將爲考生開設三大綠色通道

發佈會上,公安部介紹將開通服務考生的三個綠色通道:

①居民身份證辦理綠色通道:對需要加急辦理、換領身份證的考生優先受理、優先制證、優先送達。目前公安部爲高考考生加急辦理身份證3.2萬餘張。

②護考綠色通道:高考期間,各地執勤民警將爲忘帶身份證、准考證、遇到交通擁堵等困難的考生提供應急通行便利,幫助考生準時到達考場。

③救援綠色通道:對發生故障和交通事故的送考車輛,執勤民警將迅速出警、快速處理,必要時幫助聯繫車輛轉送學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