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爲企業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芯片,在這方面能夠做到自主研發的現如今只有華爲,但其實在中低端產品上華爲使用的芯片是由聯發科提供的,在一些高端產品中使用的纔是海思麒麟,但是也有人說這樣的現象可能在未來會出現變化,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提供芯片的聯發科,他可能會成爲另外一個大贏家。

聯發科這個企業現如今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了,被創辦於上個世紀90年代,現在已經發展成全球知名的芯片企業,而且年收入也已經高達五六百億。這個企業的創始人叫做蔡明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他畢業於臺大,後來去美國進修,回國之後,就去了一家電子公司當了業務主管。

在這個行業中摸爬了幾年以後,他逐漸意識到,I C必須要有研發作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是這個想法得不到當時公司其他人的認可,後來甚至被驅逐公司。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他選擇自己出來創辦事業,23年前創辦了聯發科。

跟很多公司相同的是,這個企業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起步比較艱難,而且在整個行業中也得不到大家的認可,但是爲了取得更好的發展聯發科在剛開始的時候主動避開市場競爭激烈的一些領域,比如說芯片主板等。當時這個企業主要生產的是一些零件,後來在新世紀開始的時候,蔡明介發現手機芯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但當時很少有人意識到。

由於發現了這個市場機會,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聯發科就迅速進入到了這個市場中,並且由於自身芯片的成本低質量好,這些優點瞬間就吸引了很多國產手機的注意力。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在本世紀開端的時候,市場上經常會流傳一些山寨機,其實山寨機的發展跟這個企業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可以說,聯發科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山寨機有着互相促進的作用的。

但是,企業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肯定不能夠只走低端路線,所以在後來的發展道路中聯發科開始拓寬自己的高端產品。雖然這個過程比較漫長,而且也很辛苦,但從目前他們取得的成績來看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現如今有人在猜測之後,聯發科會不會與華爲進行合作,其實這完全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因爲這兩大企業都是我們國家自己的企業,而且從他們的發展現狀來看也都非常具有生命力。尤其是在新時代,我們會面臨更多來自國際上的威脅和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只有我們自己的企業互相團結起來,纔有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其實在聯發科發展的過程中,美國也無意中幫了一個大忙,現如今這個企業的銷量已經達到300%的增長率了。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有聯發科會不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