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陸贄爲什麼要勾結李懷光出賣唐軍?

陸贄次此南來和李懷光勾結,在公事上一是協調下李懷光和李晟神策軍的軍需物資的分配協調的問題。第二個,則是需要一個文件讓李懷光簽字,找他來簽字蓋章來了。而正是這件事,讓陸贄最終決定停止與李懷光的合作,徹底回到李唐的戰線上來。

那麼,是什麼事情呢?

正是前面我們提到的崔漢衡去吐蕃求救兵。當初是吐蕃丞相尚結贊說要主動出兵來幫助唐朝收復長安,崔漢衡這纔去吐蕃搬兵。開始到了吐蕃之後,吐蕃方面說需要唐朝的主兵大臣署名,現在皇帝的命令上沒有李懷光的署名,所以不敢進軍。這自然需要李懷光來署名。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唐朝的軍事調動制度。皇帝的簽名用印還不能完全調兵。當時實際上,李懷光纔是三軍統帥,這樣,陸贄就帶着德宗用了印的文件來找李懷光簽字了。

注意,因爲事情是崔氏去主辦的,所以,借吐蕃兵當然就是代表了崔氏的態度,也就是當時唐王朝的根本態度。陸贄雖然和這些大族有矛盾,但是他來找李懷光,也不過是需要他撐腰而已,這樣可以增加自己在朝中的發言權,但是完全和崔氏等權貴分裂的想法,他是沒有的。因此,當李懷光拒絕了陸贄的簽字的要求後,那麼陸贄和李懷光的勾結也就到此結束,本來他們兩家也就沒有太多的聯繫,可以說陸贄來也是試探性的。再說,陸贄本人是不直接掌握軍需物資的,對李懷光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好處,說到底,陸贄不是很有價值,雖然他自己感覺自己好像有分量,可是在李懷光面前就不怎麼重要了。

李懷光拒絕簽字,還提出了幾個理由:

首先是:“若克京城,吐蕃必縱兵焚掠,誰能遏之!此一害也。”戰勝之後,吐蕃人必然到長安稱之大掠一番,這是例來的勞軍的辦法,當年回紇軍就這麼辦的。其實這件事,唐德宗未必在意,既然要借兵,當然得給人家軍費,所以,外軍在長安搶掠,其實是變相的勞軍。要知道,唐德宗之前已經都在長安中開始徵收房地產稅了,他還怎麼在乎吐蕃兵來搶呢?這恐怕更是李懷光的想法。這是代表了長安城中的富戶們提的,這是李懷光的階級立場。這也是李懷光爲什麼可以和朱泚後來結盟的原因。因此,是李懷光決不答應的。

其次是,“前有敕旨,募士卒克城者人賞百緡,彼發兵五萬,若援敕求賞,五百萬緡何從可得!”這點和前面其實是一致的。既然答應了給人家軍費,朝廷現在窮的比臉都乾淨,那麼辦法其實只有一個,即是在從富豪身上壓榨 。

第三條是“虜騎雖來,必不先進,勒兵自固,觀我兵勢,勝則從而分功,敗則從而圖變,譎詐多端,不可親信,此三害也。”第三條就純粹是藉口,因爲這是未來的事情,是否如此,誰也說不定。

最終沒有在德宗的召命上簽字。而吐蕃那頭也沒有發兵。

我懷疑這裏面是李懷光和吐蕃的一個套。也就是李懷光在說私下裏極可能已經和吐蕃勾結了。否則何以吐蕃方面非得要李懷光在詔命上簽字呢?

此次陸贄還有一件事,就是從李懷光這裏套來允許李晟移兵東渭橋的命令。從前後看,當時和李懷光在一起的,有李晟,李建徽和楊惠元,一共是四支軍隊在一起。在名義上是李懷光爲統帥,可是彼此其實各不統屬。如果李懷光不謀反,這樣安排是防備四位軍事統帥協商。其實主兵大將互不統屬是安史之亂以後李唐用兵的慣例。問題是現在李懷光反心已起,所以他就盯上了其餘的三支軍隊了。其中李晟勢力最大且有戰功,影響力也最大,是李懷光比較忌憚的。所以,朝廷這邊就希望李晟這邊能夠先移走,以防被李懷光喫掉。

當時李懷光推辭了不在德宗借兵吐蕃的詔命上簽字,之後自然是說自己的軍隊就夠用了。否則他何以敢拒絕朝廷借兵呢?這一吹,讓陸贄抓到把柄了,說既然你的軍隊夠用了,不用李晟等軍隊,那麼李晟的軍隊遷移走,藉機分開敵軍的勢力,這樣應該沒問題吧?李懷光大話已經說出去了,自然不好再收回,只能說沒關係,可以走。就這樣,陸贄從李懷光這裏套得口信回報德宗,而後李晟就立刻移軍東渭橋。

李晟移開之後,朝廷再想移動李建徽和楊惠元的軍隊就有些晚了。因爲李懷光實際上就加強了對這兩支軍隊的監控了。

這裏有個細節,就是爲什麼唐德宗沒有讓李建徽和楊惠元和李晟一起移開軍隊?或者說早就該讓他們離開,爲什麼唐德宗沒有下令呢?我覺得這應該是朝內士族們的決策結果。當時朝廷中德宗根本沒有什麼發言權了,而且阻撓李晟等軍離開李懷光正是陸贄等人勾結李懷光的機會。這裏面有個非常關鍵的證據就是陸贄在和李懷光談調動走軍隊的時候,那麼完美的藉口,爲什麼只說了李晟,而沒有讓另外兩位也走?其實就是陸贄擔心驚擾了李懷光。下面《通鑑》是他給德宗的回奏內容:

今李晟奏請移軍,適遇臣銜命宣慰,懷光偶論此事,臣遂泛問所宜。懷光乃雲:'李晟既欲別行,某亦都不要藉。'臣猶慮有翻覆,因美其軍盛強。懷光大自矜誇,轉有輕晟之意。臣又從容問雲:'回日,或聖旨顧問事之可否,決定何如?'懷光已肆輕言,不可中變,遂雲:'恩命許去,事亦無妨。'要約再三,非不詳審,雖欲追悔,固難爲辭。伏望即以李晟表出付中書,敕下依奏,別賜懷光手詔,示以移軍事由。其手詔大意雲:'昨得李晟奏,請移軍城東以分賊勢。朕本欲委卿商量,適會陸贄回奏雲,見卿語及於此,仍言許去事亦無妨,遂敕本軍允其所請。'如此,則詞婉而直,理順而明,雖蓄異端,何由起怨!"上從之。

在這次李晟移軍中,陸贄是起到了決定作用的。但是他沒有藉機讓李建徽和楊惠元移開,充分證明了當時擔心驚擾李懷光的是陸贄,而非德宗。如果當時加上這裏個人,那麼三支軍隊就都移開了。

我們檢驗一個人,不看他說什麼,而看他做什麼。真正關鍵時候向李懷光服軟,沒有堅決移開三支唐軍的是陸贄。所以我說,總體上朝內阻止較早移開三軍的就是陸贄一派。而陸贄之所以不想驚擾李懷光,當然是爲了和他勾結談判。

當然,由於李懷光拒絕了吐蕃軍隊,陸贄沒有了選擇,只能放棄和李懷光結盟,因爲拒絕吐蕃軍隊,其實就意味着決心造反了。不反唐肯定是陸贄的底線。他只是希望在朝局中有更多的發言權,而不是造反。

陸贄回朝,其實德宗這裏就已經明瞭李懷光就要謀反了。

於是,我們看到此時,忽然加封遠在河北的王武俊加王武俊同平章事兼幽州、盧龍節度使。這是將幽州的地盤給歸順唐朝的人。這是放出了一個極其明確的信號,就是幽州舊部,粟特突厥胡人是對手,是敵人。

既然已經確定李懷光要謀反,就得提早做準備了。李晟以爲:"懷光反狀已明,緩急宜有備,蜀、漢之路不可壅,請以裨將趙光銑等爲洋、利、劍三州刺史,各將兵五百以防未然。"

這是說要做好從奉天去洋、利、劍三州的準備,路上不能讓李懷光給切斷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李懷光的軍隊的老底子是朔方軍,而奉天可正是在朔方軍的地盤上。奉天城中大量的守城將領都是朔方軍。再加上李懷光和朱泚結盟,德宗在關中就立不住腳了。只能走了,所以提前做打算。

洋州和利州

利州到劍州

從關中到洋州,再到利州,再到劍州,這是如蜀的路線,從利州往南,就是俗稱的金牛道。)

修整洋州、利州、劍州的目的,就是打通從關中到洋州,再到利州,再到劍州,這是入蜀的路線,從利州往南,就是俗稱的金牛道。實際上這是整個穿過今天的漢中市的路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