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問學歷提升問題的人,比較多,我們來集中舉例解答下。

星友提問】幽哥,您好,最近在猶豫是讀研還是直接工作,想諮詢一下您的意見。 我的背景:大三,視覺設計專業,獲得了學校的保研名額。 我是杭州人,所在的學校在北方二線城市。現在杭州的一個小型設計工作室實習,品牌設計爲主。工資少,累,但業界評價高,專業學習機會多,不太上手但學得較快。

我的疑惑:

(1)明顯感覺在北方二線城市幾年所學比不上在杭州工作的幾月所見。保送研究生外推困難,讀本校雖不夠好,但對英語政治不好的我又是誘惑。家人覺得學歷重要,但我覺得能力提升要緊,因爲現在工作的公司都不看學歷。從長遠看,研究生學歷會有什麼優勢嗎?

(2)對於職業發展,我現在在自學策劃,想專攻品牌設計,積累工作經驗以後單幹。想請問下,爲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結合我的專業,我在學校期間需要另外學些什麼知識可以使自己更有競爭力呢?比如法律知識,傳播學方面的知識?

【幽哥答】

總結起來,你現在有兩個疑惑,一是到底要不要讀研究生,研究生學歷到底有什麼優勢? 二是學些什麼知識,能夠讓你在未來的工作中更有競爭力。

接下來我將從我40歲的角度,來告訴你現在20幾歲的選擇,你可能不能理解的,但是希望你能儘量參照我說的去做,否則根據你的師兄師姐,以及我將近20年的工作經驗,你大概率會後悔。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要不要讀研究生。當然要讀,砸鍋賣鐵也要讀。不管你是學什麼專業的,美術也好,大自然保護專業也好,只要是碩士學歷,就是比任何985的本科學歷要強。

你現在可能覺得在學校學的知識都過時了,不如直接在工作中歷練獲得的知識,所以“明顯感覺在北方二線城市幾年所學比不上在杭州工作的幾月所見”,覺得能力比學歷更重要。

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學歷重要?這個問題現在討論起來有點虛無縹緲, 我來點實在一點的話: 相同能力的人,同樣工作30年,有碩士學歷的人比本科學歷的人工資可以多出來300-500萬的樣子,算上通貨膨脹,還不止500萬。

另外,讀了研究生,你未來找到的老公老婆的地位也大概率會高一個層次。 所以看在錢和社會地位的份上,碩士是肯定要讀的,況且你還獲得了保研的名額。

再回答你第二個疑問:在校期間學些什麼知識,能夠讓你在未來的工作中更有競爭力?① 將英語聽說讀寫練習到熟練,跟老外對話一天沒問題。② 學習求職技能③ 學習副業開發 再叮囑一句,未來15年都不適合單幹,你會因此血本無歸。

衍生閱讀,“本科畢業和研究生畢業,有什麼區別呢?”

一,升職容易

說來奇怪,2006時,我在汽車零部件公司德爾福上班,有十來個同事都不約而同報了上海交大、復旦、同濟的在職碩士。他們有些還做了同班同學,類似“團購”報名。我當時本科畢業3年,還不明所以,我問一個同事爲何要報考,這種在職碩士週末上課,多辛苦啊!?

他說“學着玩玩!”我問學費多少,他說3萬。但是,沒有學歷證只有學位證,我覺得不值得,也不正規,所以我就沒報。2008年底,新加坡領導支持中國項目的三年時間期滿,要回國了。留下的這位置我力爭自己能內部提升上去,還自信滿滿的,因爲我業績優秀,每年給公司省上千萬美金的成本,各部門有目共睹。

結果,沒輪到我,給了另一個同事,老外總監說是HR推薦提升這同事的,因爲他有個碩士頭銜,我才本科。於是,2009年初,我憤而辭職。

二,高就容易

2010年,老同事聚會,其中一位入職了一家大型企業集團,汽車行業,在上海有30來家子公司,包括各整車、零部件的獨資、合資和自有品牌工廠。他的職位抬頭是Managing Director,中文叫做“執行董事”,薪水比德爾福漲了一倍。

這個職位的主要工作就是在集團公司(上海汽車)培訓一年,然後派駐其中一間分廠做董事,參與重大事項和項目的決策,類似總部特派員。

我問他,這麼好的工作能夠面試得上,有沒啥祕訣?他說了三點,讓我記憶猶新:“一,全天候面試1天,總共7個面試官,你得入他們每個人的法眼;二,全英文面試,你得英語流利;三,交大、復旦、同濟任一大學的碩士。

三,轉行容易

2009年我離開德爾福,跳槽後努力工作,終於做了個經理。2013年,外國總監新設了個副總監職位,估計就是他的接替者,我們三個平級經理明顯都在競爭,儘管喫飯時和和氣氣,聊聊天氣,但工作時開始爾虞我詐。

哪知道總監忽悠了大家一年多,讓你們努力工作表現,但這副總監職位一直空着誰也不給。總監玩空降,2014年底離開中國前仨月,他從某奢侈品公司跨行招來了個人,直接接替了他的總監位置。

後來知道了,此人有個中歐工商管理學院的MBA,說跟我們公司接觸過好幾次,前後大概有一年時間,同我們總監、美國總部副總、中國工廠廠長都見過。不過他歲數比我們仨都小,且簡歷單薄,剛畢業三四年在臺企做到個小主管,就全職脫產讀MBA,然後在奢侈品公司做了3年經理。一個外行,滿打滿算也就7年的工作經驗,是什麼讓他直接來做我們總監的?不得而知。

目測他這次入職的年薪少說有60萬朝上。

四,面試容易

2016年,新單位待了7年,我也該動一動了。上半年我嘗試跳槽,結果簡歷投出去杳無音信,面試電話少得可憐。實際上我還是個“跳槽大師”,不但自己面試過幾十次,2010在天涯論壇我還開了個帖子《掃盲貼,一貼讓你找工作成功率80%以上》,幾十萬瀏覽量,上萬回帖,此間這幾年我就指導過上千人跳槽。

時隔7年再求職,難道就變天了,怎麼會沒面試通知的?我從“關係”“資歷”“學歷”“人脈”“投遞渠道”這五個維度,挨個分析了一下,發現問題可能出在學歷上。想到自己的在職碩士論文也即將過關,我將簡歷做了一個小改變,此後,在招聘網站和簡歷投遞頻率都不變的情況下,面試電話較之前暴增了很多,十倍是誇張,五倍肯定有。

總之,在2016年夏天那仨月,我密集面試了差不多20次:蘋果(Apple)、奎斯特(Quest Dianotics)、西門子醫療(Simens)、林克斯設備(Lynxx)、英格索蘭(IngersollRand)、溯高美索克曼(Socomec)、丹納赫(Danaher)、德國杜爾塗裝(Durr)和飛利浦(Philips)的經理崗位,也去面試了瑞典奧托立夫(Autoliv)、德國歐司朗(Osram)的總監職位,並嘗試過民企米高、貝斯特、屹上的副總,還包括德國公司吉徠(Gira)的中方負責人一職。這裏解釋倆小插曲。

有人會問:“怎麼有這麼多工作機會的?”不知道,即使是經理級別的崗位,我也投遞了上千個不同的公司,也許這就是上海這樣一線城市特有的就業機會,也是體量。

也有人問:“你怎麼有這麼多時間請假面試的?”因爲我有25天帶薪年假,而且上班不用打卡,領導是外國人在美國。

這簡歷上所做的一個小變化就是,我將學歷“本科”改成了“碩士(在讀)”

剛剛那十幾家公司的職位要求都寫得是“本科以上學歷”;初面時,有差不多10家的HR跟我確認,問我是不是在讀這個碩士;大領導面試過程中,有差不多有3家外企的外國面試官提及了這個碩士,且其中1個美國副總還問過我,對碩士期間的哪幾個課程特別感興趣。

不多聊了,職業人生,你有任何百度搜不到答案的問題,可向我提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