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國以民爲本,這是中國歷史上總結出來的一個至理名言。我國科學家在農業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通過多年努力,糧食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現在中國科學家進一步在發展農業,希望能夠更加穩定中國農業水平,讓我國達到糧食高產量,這樣才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現在中國很多地區能夠荒地上種菜、種糧食,這樣的生產能力,在世界各個地區,也是非常先進的技術。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應該給予充分重視,因爲着關係到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朋友們喜歡相關科學信息的話,記得加我粉絲和關注,美女小倩會給大家推出很多相關的科學類文章,讓朋友們能隨時看到最新科學技術發展,希望朋友們能夠多多支持。

近期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對於海水稻種植,有了更多的技術突破。近幾年他一直在推廣海水稻種植,就在最近幾天,袁隆平表示今年海水稻的推廣面積將會達到十萬畝,最令人開心的一點是,中國試驗的海水稻平均畝產約爲五百公斤。如果全面推廣海水稻的話,將會讓中國糧食生產再上一個臺階。   

這條消息是新華社播出,根據新聞披露,我國二零二零年海水稻全國聯合插秧活動,這幾天正在全面展開,主要是在山東地區的青島、濰坊,另外是在青海格爾木,浙江溫州等地區啓動,這次活動的意義就是要推廣海水稻,袁隆平院士希望能夠在有條件地區,儘快實現海水稻種植。

海水稻項目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領銜研發試驗,同時袁隆平團隊還在鹽鹼地方面做出相關研究,希望能夠擴大鹽鹼地改造計劃,目前袁隆平團隊,已經將種植範圍已覆蓋我國主要鹽鹼地類型,示範種植獲得了很大成果,未來的產業化推廣,現在也進展得比較順利。   

袁隆平最近指出,目前團隊正在開展的鹽鹼地改造,達到了一百萬畝,未來袁隆平希望能夠力爭在全國佈局一千萬畝的鹽鹼地改造項目,這將會爲中國農業生產,增添全新動力。根據現在他們的目標,未來會帶動全國改造一億畝,現在他們希望擴大到一千萬母,就是爲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鹽鹼地的科學研究,對於中國農業意義重大,再加上海水稻種植方面的突破,中國農業將會在未來十年內有巨大進步,袁隆平希望能夠在未來十年的時間內,選育出耐鹽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鹼在 pH9 以上的耐鹽鹼水稻品種,這項技術很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逐步開始實施。

我國相關專家認爲,如果這些計劃全面實施的話,那麼未來海水稻面積擴大,鹽鹼地面積達一億畝之後,那麼這些土地平均畝產糧食將會達到三百公斤,這樣每年就可增產至少三億公斤糧食,這對於中國糧食安全,有着十分重大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