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實現人類首次有動力飛行以來......

嗯,開場白不想多說了,直接入主題,世界上十種產量最高的飛機。以產量爲準,不區分種類。

第一名:塞斯納172

1955年6月12日塞斯納172首飛,這是塞斯納170的改進型。估計塞斯納公司也不會想到,172竟然會爆紅成爲世界上產量最大的飛機並熱賣至今。

二戰後塞斯納(Cessna)繼續輕型飛機的生產,於1946年推出了雙座的塞斯納120/140系列。然後是1948年推出四座塞斯納170。這兩種飛機也算是比較成功了,120/140賣了7000多架,170賣了5000架。

塞斯納170

塞斯納172主要改進爲前三點起落架,機翼也方方正正更具現代感。剛剛好的四座,加上不錯的價格和安全性操縱性,成就了塞斯納172。觀光旅行,教練,通航等無數用途讓它大受歡迎。塞斯納172有個名稱爲天鷹(Skyhawk),自上市也發展出從A~S的型號衆多的大家族,至2015年產量就超過了44000架。

2014年3月塞斯納停止營運,成爲德事隆旗下品牌之一。但塞斯納飛機系列依然在生產銷售。新的塞斯納172已經更現代化,如駕駛艙的大屏顯示器,LED照明等等新潮的設備都有。而且還提供貼心的金融貸款服務幫助潛在用戶圓飛機夢。

塞斯納172

第二名:伊爾-2

伊爾-2攻擊機近來因爲給某手機“代言”而大火了一把。伊爾-2是一架偉大的飛機,它由前蘇聯伊留申(Ilyushin)設計局研製,1939年10月2日首飛,1941年服役。在蘇德戰爭爆發時,伊爾-2產量還不多,後在斯大林“伊爾-2對紅軍來說就像空氣和麪包”的特別關照下得以大批量生產。

伊爾-2火力強大,結構堅固,有多處裝甲保護,在戰鬥中經常能帶傷返航。伊爾-2在蘇德戰爭中摧毀大量納粹德軍的地面目標,獲得空中坦克,黑色死神等稱號。從1941年至1945年,伊爾-2生產了36000多架,一度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飛機,這記錄一直保持50多年才被塞斯納172趕超。在爲蘇聯打敗德國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伊爾-2也付出巨大代價,戰爭中損失超過萬架。

1945年5月柏林上空的伊爾-2編隊

哦,對了。作爲一個不硬核但力求嚴謹的軍事類科普號,給大家一點小提示,網上瘋傳的那張傷痕累累的伊爾-2照片其實是P的。

第三名:Bf109

Bf109是二戰著名戰鬥機,它由德國梅塞施米特(Messerschmitt)公司生產,設計者爲公司創始人梅塞施米特和羅伯特·盧瑟。Bf109於1935年5月29日首飛,1937年2月開始服役。Bf109也經常被稱作Me109,一共生產了33900多架。

Bf109也是一款優秀的戰鬥機,世界上擊落敵機最多的前三名王牌所取得的戰績大多是駕駛Bf109時創造。經過不斷改進,二戰後期的Bf109仍然可以與當時盟軍新銳的戰鬥機一較高下。戰後Bf109在西班牙空軍中服役到了1965年底,這以當年的戰鬥機來說,已經超長了。

被修復重返藍天的一架Bf109G4

第四名:派珀PA-28

派珀PA-28由美國派珀(Piper)公司生產,1960年1月14日首飛。作爲塞斯納172的有力競爭對手,PA-28至今已經生產33000多架,很有可能超過第三名的Bf109。

PA-28也發展出切諾基,射手,武士,箭等系列形成一個大家族。世界上近半的航校都有使用派珀的單發飛機。山東的一家航校在2017年底就開始使用PA-28的射手作爲教練機。

派珀PA-28

第五名:塞斯納150/152

塞斯納150於1957年9月12日首飛,是一種雙座輕型飛機,被廣泛用於教練,觀光等用途。1977年經過改進的型號被稱爲塞斯納152。塞斯納150/152至1985年停產共生產31500多架。目前仍有大量飛機被用於飛行教練。

塞斯納150

第六名:塞斯納182

塞斯納182其實跟172有點類似。182是作爲6座塞斯納180的前三點起落架改進型於1956年推出,但通常採用四座佈局,有點高配版塞斯納172的感覺,更大一點,更快一點。

通常,塞斯納182在外觀上和172的主要區別是採用三葉螺旋槳,翼梢有小下彎。至今塞斯納182天際線(Skylane)系列已生產23000多架。

塞斯納182

第七名:休潑馬林噴火

噴火(Spitfire)應該是英國最著名的戰鬥機了,該機由休潑馬林生產(Supermarine,又稱超級馬林),1936年3月5日首飛。噴火和Bf109是一對生死冤家,也被稱作歐洲戰區最重要的兩大機型。

噴火有不同翼形,不同動力和配置所形成的一個大家族。至1948年噴火生產了20300多架,加上海軍型的海噴火的話達到22600多架。除了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噴火也服役到戰後,愛爾蘭空軍的噴火直到1961年才退役。

噴火MkVb

第八名:派珀J-3

派珀J-3(幼畜 Cub,或稱小熊)於1938年首飛,是一種非常成功的輕型飛機。J-3採用上單翼串列雙座佈局,結構簡單堅固。除民間廣泛使用,J-3還以L-4的型號名稱在美軍中服役,作爲教練,前線空中管制等用途。

至1947年,J-3共生產20100多架,目前過千架在使用。在叢林和山地,J-3經常被換上粗大的輪胎,憑藉其優異的性能無需跑道就能起降。民間還經常舉辦J-3短距起降的比賽。

派珀J-3,經典的黃色塗裝
2012年派珀J-3的年度聚會

第九名:Fw190

Fw190百舌鳥(Würger)是福克·沃爾夫公司著名設計師庫爾特·譚克主持設計的戰鬥機,1939年6月1日首飛。Fw190和Bf109是德國主要兩種戰鬥機之一,並且性能更先進。

德國空軍中衆多王牌飛行員駕駛Fw190取得優異戰果。如奧拓·基特爾,沃爾特·諾沃特尼,埃裏希·魯道夫這幾個擊落兩百多架的王牌飛行員大多數戰績都是駕駛Fw190取得。

從1939年到1945年,Fw190生產了約20000架,戰後法國也生產了60多架。

Fw190A8,這架飛機生產於1944年7月,後幾經轉手,最後經過10年時間的修復後於2011年重返藍天

第十名:波-2

波-2是前蘇聯波利卡波夫(Po-2,Polikarpov)設計局研製的一種雙翼多用途飛機,1927年6月24日首飛。波-2原來是作爲教練機研製,後被廣泛用於農林植保巡護,航空攝影,通信等用途,還被當做偵察機,轟炸機用於衛國戰爭中。在50年代初,我國也引進過波-2用於民航飛行員訓練,航空植保等用途。

由於波-2結構簡單,操縱性好,使用維護費用都低廉,甚至生產也容易,所以波-2到底生產了多少有各種不同的觀點。有說2~3萬,有說超過4萬。除了前蘇聯,波蘭也曾大量生產波-2。而且二戰後很多國家興起過體育航空運動,不少飛機修理廠甚至飛行俱樂部都生產組裝過波-2。所以波-2真正的產量成迷,不過超過2萬應該是沒問題的。因此,波-2通常被排在第十位。或許這委屈了它,或許它纔是真正的王者。

波-2

全文完,謝謝觀看!

本文由武裝志原創,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