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這裏話和羣而不黨結合起來在和平時期簡直是絕配,但是在亂世那就真成迂腐之言了。

齊泰黃子澄都是建文帝的股肱之臣,在削藩這個大原則上他們是一致的,但是一到具體操作時他們就誰也不服誰開始搞對立了。

說起朱棣靖難之役的成功都會說建文帝不想落下殺死叔叔的罪名,有些婦人之仁了,畢竟成敗都是朱允炆自己的事。然而齊泰黃子澄這些大儒們,即使失敗了那還有一條流芳百世之路。

明朝中最厲害的藩王就是在北邊戍邊的燕王和寧王,而建文帝也明白這些,削藩操作起來雖然是先弱後強,但是實施起來就別演戲了,奈何熟讀史書的大儒們一般都認爲別人都不如自己。

德要配位。古人認爲有其位必有其德,這個在這兩位大儒中真不一定適用。這裏的德不是指他們的德行,要是他們德行有問題朱元璋也不會讓他們輔助朱允炆。這裏的德是指與他們位置相對應的能力,先是削藩做的猶豫不決,再次就是在李景隆首次戰敗時,黃子澄爲了保住當時的地位居然再次給李景隆增加兵力。

齊泰黃子澄這兩位總和建文帝講西漢的七國之亂,這就步入了多少文人的一個誤區,就是別人能成功我一定也能成功,格物這事情還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認清自己的形式纔是最重要的。

灑掃、應對、進退。這是儒家從小學習的,可是在成人之後卻天天想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