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朝把行中書省當作一級行政區以後,省制在我國走過了七百餘年的時光,到今天已經是人們習以爲常的行政區劃了,而我國現在的34個省級行政區(以下均稱省),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簡稱,這些簡稱是不是隨便取的呢?當然不是,每一個簡稱背後都隱藏着一城乃至一省人民共同的記憶,讓我們來看看吧。

一、省名簡稱組

這一組簡稱全都取自省名,比如黑、吉、遼、京、津、蒙、新、寧、甘、陝、青、藏、雲、貴、川、港、澳、臺,共計18個。要想解釋這些省份的簡稱來源,那就必須從省名入手。

1、黑吉遼

這哥仨在今天就跟連體嬰兒似的,提起一個就少不了其他兩個,而他們其實連出生日期都是一樣的。

1907年,清廷將此前的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盛京將軍廢除,改設黑龍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即今遼寧省)。

黑龍江省最好理解,因爲那條大河——黑龍江。“黑”:顏色,“龍”:動物,“江”:大河,顧名思義,黑龍江的意思是狀若黑龍之大河,也就是一條水色黑、蜿蜒如龍的大河,這個稱呼最早出自《遼史》。

《遼史·本紀第二十三》載:(大康三年)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

吉林省的名字來源比較奇特,因爲是先有城,後有省。

吉林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城,定名“吉林烏拉”,在滿語中意思是“沿江的城市”,後來寧古塔將軍移駐於此,更名爲吉林將軍,順延而有吉林省。即便今天的吉林省,省會已經搬到了長春,吉林卻仍然是我國唯一一個省市同名的城市。

奉天省的出現是因爲瀋陽,她是清朝的舊都,被稱作盛京,駐紮於此的便是盛京將軍。改爲省以後,盛京省顯然不太合適,就改爲了奉天省,其簡稱爲“奉”,崛起於此的軍閥也被稱作奉系。

1928年末,奉系宣佈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的領導。1929年2月南京國民政府發佈訓令,將奉天改名爲遼寧,意思是“遼河永遠安寧”,簡稱也改爲了“遼”,故此這個古老的簡稱算作取自省名。

遼河也就是遼水,是我國古代六川之一,在《山海經》裏就出場了。

《山海經·海內東經》:“遼水出衛皋東,東南注渤海,入遼陽。”

而“遼”在《說文解字》裏的解釋是:“遠也。從辵尞聲,洛蕭切。”正是因爲這條河道里長遠,才被命名爲遼河。

2、京、津

這兩個挨着的直轄市的生日也是挨着的。

“京”的意思是國都,北京這名字就是爲了當首都而從北平改過來的,叫北平的時候,人家簡稱是“平”。

北平之名源於明初,明軍攻破元大都後,明太祖將之更名爲北平,意思是“北方平定”。其後北平成爲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難之役時,朱棣從此出發,經津海鎮南下,最終取得勝利,登基稱帝。

永樂二年(1404年),當上皇帝的朱棣在津海鎮築城設衛,稱天津衛,“天津”意爲“天子經過的渡口”。

在一年前的永樂元年,朱棣已經將北平更名爲順天,並大量遷入居民充實順天,做遷都前的準備。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正式遷都順天,改稱京師,俗稱北京,舊都應天改爲南京(今南京市)。

3、蒙、新、寧、青、藏

內蒙古很好理解,“內”是方位,“蒙古”是族名,被用來指代他們的居住之地。與內蒙古相對應,還有個外蒙古。

內外蒙古之間有一大片隔壁沙漠,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分出了漠南和漠北兩塊地區,清朝先收漠南,再收漠北,由此分出內外。

新疆也是清朝取的名字,這一片在清朝之前叫西域,漢朝有西域都護府,唐朝有安西都護府,都是管理西域的機構。唐朝滅亡後,中原對這一地區就失去了控制,在長達千餘年的時間內,中原王朝最多管理西域東部一小片地區。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清軍攻滅準噶爾汗國、平定大小和卓,天山南北混而爲一,稱爲新疆,意思是新拓疆土。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載:既而定伊犁,俘名王成舊志。闢新疆兵不血刃,而歸馬於華山之陽。

晚清時期風雨飄搖,阿古柏在沙俄支持下侵佔新疆,左宗棠率兵收復,並向朝廷建議立行省以穩其地,他在奏疏中提到“他族逼處,故土新歸。"爲新疆賦予了另一重意思。

1884年,清廷下詔設立新疆省。

寧夏則是元朝的發明,意思是“安寧夏地”,是元朝攻滅西夏後所取。元明清時期寧夏的級別一直在省府之間晃盪,雖當過省,但都很短,到了1929年,寧夏建省,這才延續下來。

青海省也是成雙成對的,她跟寧夏同時建省,得名於境內湖泊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鹽水湖,古稱西海,這個名字是按方位取的,而青海一名,則是因爲顏色,所謂“青色的海”,跟黑龍江異曲同工。青海一名,最早見於《魏書》。

《魏書·吐谷渾傳》載:伏連籌死,子誇呂立,始自號謂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雖有城郭而不居,恆處穹廬,隨水草畜牧。

西藏是個翻譯詞彙,而且還是多手翻譯後的結果。

最開始,當地人的自稱被唐朝翻譯成了吐蕃,他們的王朝就被稱爲吐蕃王朝。吐蕃王朝對自己的中心區域另有稱呼,這一稱呼被翻譯成烏斯藏、衛藏等。這些稱呼常常混用,到明朝時烏斯藏佔據上風。

可到了清朝,由於滿文本身的特點,又搞出一個新譯名西藏,由於西藏本身就處於西部,這一稱呼反而後來居上,成爲這一地區的代稱。

《清實錄·康熙朝實錄》載:(康熙二年)西藏班禪胡土克圖故,遣官致祭。

4、甘、陝、雲、貴、川

這幾個省份全都是雙黃蛋,坐擁兩個簡稱,跟原有簡稱相比,這些從省名挑出來的簡稱只有一個優勢——簡單。

甘肅得名於甘州(在今張掖)與肅州(在今酒泉)之首字,西夏首先在此設立了甘肅軍司,元朝的甘肅行省設了撤、撤了設,明朝則乾脆併入陝西,清朝時分出陝西右布政司,最終形成甘肅省。

而甘州之所以名甘州,是因爲當地有以“甘”字命名的山和泉,始名於西魏,由西涼州改名而來。

陝西得名於“在陝之西”。《史記·燕召公世家》載:“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陝”即是陝原,在今天河南的陝州區。“陝”的意思是“攜物登梯”,陝原處於崤陝環抱,通往外界必須翻山,由是得名。

至道三年(997年),宋朝設立陝西路,陝西真正成爲一個行政區劃名詞。

雲南之名說起來就很浪漫了,彩雲之南,可這片彩雲在哪?不知道,於是也有人認爲這個“雲”指的是雲嶺。

雲嶺位於今雲南省西北部,是橫斷山系的重要山脈,用來指整個雲南省很貼切,問題是“雲南”最早是一個縣的名字,即漢武帝設置的雲南縣,與比蘇縣、賁古縣同時設立。從這些同胞兄弟的名字來看,很可能“雲南”也是從西南夷本地人的稱呼翻譯過來的,只是恰好符合漢語的規範。

貴州得名於貴陽,貴陽得名於貴山,貴山位於貴陽北部,因山巒起伏,好似躺臥的男子橫亙於天地間,被稱爲“貴人峯”,又稱貴山。貴陽在貴山之南,故稱貴陽。

明太祖時期,設立貴州宣慰司,治貴陽,明成祖永樂十一年(1413年),設貴州布政使司,貴州建省。

“川”的本意是“流水”,而四川的得名還真跟四條河流有關係。

《康熙字典》解釋“川”字時,引用《韻會》記載:“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顧炎武在《日知錄》記載:唐時,劍南一道止分東、西兩川而已。至宋,則爲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 夔州路,謂之川峽四路,後遂省文名爲四川。

兩相比較,川峽四路就是來源於四大川,經元朝而立四川行省。

5、港、澳、臺

香港,顧名思義就是香氣水道。“港”指“水道”並無異議,但“香”指什麼卻衆說紛紜,比較靠譜的兩種是香料和香江。

香料說認爲,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成爲轉運香料的集散港,當地許多人見有利可圖,也開始種植香料,造就了制香和運香的鼎盛,雖然後來香料相關產業沒落,但名字留了下來。

香江說認爲,香港島上溪水甘香可口,往來海上的水手經常到島上取水飲用,小溪由是被稱作香江。

澳門要簡單些,意思是“水灣爲門”,作爲一個半島,出門就是海,這個名字很貼切。

關於臺灣名字說法更多,但公認的一點是,這個稱呼最開始只是指島上某一處的,後來才被擴大爲整個島。

二、山川簡稱組

這一組簡稱都跟境內的山川河流、湖泊有關,有隴、浙、皖、蘇、湘、贛、渝、桂、滇、瓊,共計10個。

1、隴、皖、蘇、桂、瓊

甘肅另一簡稱“隴”,其歷史要比“甘”早很多,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

“隴”的本意是“田埂”,該山橫亙於甘肅陝西之間,像田埂一樣分隔了兩地,故稱隴山,隴山以西即甘肅,稱爲隴西,簡稱爲“隴”。

安徽、江蘇跟甘肅一樣,都是境內兩地各取一字得名,兩省還是同時誕生的親兄弟。

安徽之名來源於安慶與徽州,江蘇之名來源於江寧(今南京)與蘇州,二者的簡稱都跟“省會”有關,這還得從二者分家說起。

在清朝初年,安徽與江蘇同屬一省,那就是龐大的江南省。這個省的經濟實力極其雄厚,清朝爲了方便管理,決定分而治之。

在分省之前,清廷在江南省設置了左右兩個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司管理安徽,駐江寧(難怪南京被稱作徽京),右布政使司管理江蘇,駐蘇州。

安徽與江蘇正式建省分家以後,左布政使司更名安徽布政使司,在江寧待到乾隆年間,就搬遷至安慶,其簡稱“皖”便是來源於安慶境內的皖山和古皖國。右布政使司更名江蘇布政使司,仍駐蘇州,其簡稱“蘇”就是來源於蘇州,蘇州則得名於其城外的姑蘇山。

這事還沒完,安徽布政使司搬走了,可江寧並不歸江蘇布政使司管,作爲曾經的江南省省會,江寧還有一個江寧布政使司,管轄江寧、淮安、揚州、徐州、海門、通州。這種一省兩會的情況,其實就是鼓勵省份內鬥,對清朝統治有利,對地方的長期發展卻很不利。

廣西的“桂”來自當地的特產玉桂,秦始皇南征百越,因爲當地玉桂樹很多,故設置桂林郡,包涵了今天廣西的大部分地區。

海南的“瓊”來自境內的瓊山,“瓊”的本義是美玉,瓊山上的石頭潤澤如玉,被命名爲瓊山,繼而出現了瓊山縣。貞觀五年(631年),唐朝以瓊山縣等五縣建立新州,州治位於瓊山縣,故名瓊州。

瓊州一開始只是海南島上的五個州之一,但到了明朝,瓊山府成爲海南島唯一的府,下轄三州,歷經明清時期,“瓊”成爲海南的代稱。

2、浙、湘、贛、渝、滇

浙江的省名和簡稱都來源於同一條河,即今錢塘江,因其水道曲折,又稱之爲浙江,“浙”字的本意就是“水道曲折”。

浙江這個名字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浙江南則越。”

《山海經·海內東經》載: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東,在閩西北,入海,餘暨南。

這裏的浙江是河流名,要到唐朝,它才成爲行政建制。唐肅宗時期,唐朝拆分江南東道形成的浙江西道、浙江東道和福建道。到元末,元朝拆江浙行省爲浙江行省和福建行省。

湖南和江西的簡稱跟浙江是一條路子,都源於境內最大河流,一者是湘江,一者是贛江。

重慶的簡稱就比較簡單了,因嘉陵江古稱渝水,開皇三年(583年),隋朝在此設立渝州。直到宋徽宗時期,渝州更名恭州,在宋光宗時期,升爲重慶府。

雲南的另一簡稱“滇”,也是先秦時期留下來的老人家,源於滇池。“滇”的意思是“上水”,滇池爲高原之水,故有此名。

三、古稱簡稱組

這一組簡稱全跟古稱有關,如豫、冀、晉、秦、魯、滬、蜀、黔、鄂、閩、粵,共11個。

1、豫、冀

這兩個簡稱是唯二保留禹貢九州名稱的。“豫”的意思是“舒適”,河南作爲華夏文明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生活水平應該比較高,這大概是她被命名爲豫州的理由。

“冀”在《說文》的解釋是:“冀,北方州也,從北異聲。”直接被當作北方行政區域。

2、晉、秦、魯

這三個簡稱都來源於周朝的諸侯國名,屬於國名變地名。

“晉”的意思是“競進”,是積極向上的意思,其國是周平王之地唐叔虞的封地。晉國在西周就算大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更是崛起成爲最強諸侯,稱霸時間最長,可惜最後由於內部原因分裂而滅亡,但“晉”這個稱號卻是一直流傳了下來。

“秦”的意思是“搗禾”,“搗禾”幹什麼?餵馬!秦的祖先就是給周王室餵馬的,立功後成爲附庸,繼而成爲西垂大夫,直到平王東遷,秦襄公派兵護送,才被封爲諸侯,國號“秦”。

秦國的封地大部分在陝西,都城也長期在陝西,陝西因此被稱作三秦大地,對於陝西來說,這個簡稱還是很合適的。

“魯”的意思是“魚兒擺尾”,目的是想讓魯國“像魚兒擺尾一樣掃平東方的敵對勢力”。

魯國是周朝最爲親信的同姓國之一,始封君爲周公,但周公要留任中央,由其長子伯禽代爲就封,在西周及春秋前期是影響力頗大的諸侯國,後來逐漸衰落,於戰國時期亡於楚國。

不過魯國出了一個孔子作加成,以至於能跟大國齊國一爭山東簡稱,並最終勝出。

3、蜀、閩、粵

“蜀”和“閩”都帶個“蟲”,是不是因爲這兩個簡稱跟“蟲”有關?事實的確如此,只不過“蜀”之“蟲”是蠶,“閩”之“蟲”是蛇。

我們知道,在被中原納入管理之前,四川這片土地上存在這一個古蜀國,這個國家的名字怎麼來的呢?正是因爲他們種桑養蠶,蠶正是“蜀”字的本義。

《說文解字》解釋“蜀”:“葵中蠶也。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詩經》裏說:“蜎蜎者蜀,蒸在桑野”,其實就是把善於養蠶的國度成爲蜀國,其地亦稱蜀地。

“閩”就是另一種情況了,從字面上看,這個字表示的是“蟲”在門內,這並不是說當地善於養蛇,而是因爲當地多蛇,經常出現在人們家中,而當地人並不趕盡殺絕,反而產生了崇蛇風俗。

《說文解字》解釋“閩”:“東南越,蛇種”,就把“閩”當成了崇蛇之族的代稱,其地稱閩地。

“粵”的情況頗爲特殊,這個字所指的區域是遠比今天的廣東要大的,但最終卻縮小成爲一省的代稱。

“粵”通“越”,是先秦時期中原對東南沿海部族的統稱,其範圍從今天的江浙沿海岸線一路到越南北部,其間居住的部族合稱“百越”,包括吳越、閩越、揚越、駱越、南越等,其中南越之地就在今天的廣東境內。

秦始皇出兵征伐百越後,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秦末天下大亂,秦將趙佗以南海郡(郡治番禺在今天廣州)爲資本,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了割據嶺南的政權——南越國。

南越國存在了近百年,在被漢武帝收編後,仍然替廣東博得了“粵地”的稱呼。

4、鄂、滬、黔

湖北的簡稱“鄂”跟省會的改名有關係。

先說“鄂”,其本義是“鱷魚聚集之地”,歷史上叫“鄂”的地名有很多,單先秦時期,山西有一個、河南有兩個、湖北有一個,他們出現的時間並不相同,要說他們是由北向南遷徙的,沒證據支持也沒證據反對,我們只說湖北的那個,因爲它跟今天的“鄂”有直接關係。

在西周中期,楚君熊渠在今天湖北大冶市建立了一座鄂王城,封其次子爲鄂王,隨後又迫於周朝壓力降號爲鄂君。到秦朝統一時,鄂王城早已煙消雲散,秦朝在附近設立了鄂縣,這就是現在鄂州市的由來。

三國時期,孫權將鄂縣更名爲武昌,以六縣之地組建了武昌郡,並將國都遷於此,國都、郡治、縣治均位於今天的鄂州市。晉滅吳後,武昌郡隸屬於江州,州治設在今天的鄂州市。

南朝劉宋時期,武昌郡改隸郢州,州治遷到夏口,也就是今天的武漢武昌區。隋滅陳後,以四縣之地組建鄂州,州治仍在今天的武昌區,時間一長,以治所稱當地,今天的武昌區被稱作鄂州。

元朝設立荊湖行省時,治所定在鄂州,也就是今天的武昌區,一舉奠定了湖北以“鄂”爲簡稱的基礎。

“滬”的來歷可以說是最生活的,其本義是“捕魚用的竹柵”,是一種漁具。在漲潮前,把這種漁具插在灘塗上,漲潮時水面越過漁具,魚可以過來,可退潮時魚就回不去了。

“黔”的意思是“黎民”,其用於行政區劃最早是戰國時楚國的黔中郡,秦軍攻佔楚國黔中郡、巫郡後,合併成新的黔中郡。之後北周有黔州、隋朝有黔安郡、唐朝有黔中道。

黔中道的治所黔州並不在貴州,而在今天的重慶,它的任務是管理境內的五十個羈縻州,轄區約30萬平方公里,比貴州要大得多。

所謂羈縻,羈指馬籠頭,縻指牛繮繩,引申爲控制,但又不是絕對的控制,繮繩一鬆,牛就跑啦!這種制度一般用在中央管控力比較弱的邊疆,只求當地不反,不求直接管控。要到明清時期,貴州纔算完全納入直接管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