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國民經略

如果說常住人口數量反映的是一個地區當下的人口競爭力,那麼小學生數量反映的則是未來的人口競爭力。

教育部網站日前公佈的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人數約2.82億,比2018年增長約600萬。

其中,小學生人數連續6年保持增長,2019年達到1.056億人,這是近10年來連續第三年達到一億以上。

從區域來看,小學生數量排名前十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四川、湖南、廣西、安徽和江西。

其中,廣東和河南的的小學生人數均超過1000萬,廣東更是多年來首次超越河南,位居榜首,達到10334303人,約佔全國小學生的1/10。

數據來自第一財經

需要說明的是,有少部分省份實行5+4學制,比如上海小學就是五年制,所以這個數據對上海是低估的,但總體來看,對前十大省份的排名影響不大。

據第一財經報道,近四年來,廣東小學生數量每年的增量都超過35萬人,其中2018年比上一年增長47萬人,2019年比2018年增加45萬人,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一省的小學生數量,超過了長三角的蘇浙滬三省份之和。

廣東小學生數量的快速增長,與其人口大量流入有關。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與常住人口的數據相比,小學生數量的增長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大量年輕人流入到廣東就業之後,等到結婚生子、小孩上學,也需要一個過程。

從常住人口來看,廣東2007年的常住人口就已達約9449萬人,超過河南,首次躍居全國第一,並保持至今。2019年,廣東常住人口達到了11521萬人。也就是說,廣東已經連續13年常住人口總量位居全國第一。

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大數據研究中心、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18日發佈的《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地區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廣東本科畢業生流入率近年持續走高,2018年,在廣東就業的省外生源佔比達50.6%,就業量較大的產業是電子電氣設備製造業、信息產業。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一般來說,小學生數量增長反映的是常住人口的增長,常住人口多,小學生也會多。另一方面,這也跟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有關。廣東的人口機械化增長比較快,大量年輕人流入,年輕人到廣東來工作生活,小學生數量也會隨之增長。

由於大量年輕人流入,廣東的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19個省份65歲以上人口比例(部分省份未發佈)統計發現,廣東65歲以上老齡人口比例位列倒數第二,是老齡化程度最低的省份之一。

從城市來看,珠三角地區尤其是深圳、東莞的小學生數量增長相對迅猛。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33個重點城市的統計發現,從2008年到2018年,有8個城市的小學生數量增加超過20萬,深圳、鄭州和東莞位列前三。

龐大的人口基數,爲廣東帶來了巨大的人口紅利,一個體現就是養老金壓力全國最小。

以下是2020年內地各省市(含兵團)養老金中央調劑情況:

哪些省份淨貢獻?哪些省份最受益?

養老金中央調劑,只有7個省份是淨貢獻,22個省份(含兵團)淨受益,3個省份上繳劃撥持平。

其中, 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山東等7個省份是“淨貢獻”省份,一共貢獻了1767億元。

廣東一地就貢獻了1/3強,廣東、北京兩地合計貢獻超過6成,成爲養老金中央調劑的最大“糧倉”。

另據澤平宏觀數據,2018年末全國養老金累計結餘可支持14.7個月的支出。

廣東(52.2)、北京(41.8)、雲南(22.0)、西藏(19.8)和四川(18.3)可持續月數居於前列;黑龍江(-3.1)、遼寧(1.7)、青海(4.8)、湖北(5.9)和河北(6.7)可持續性較差。

龐大的人口基數,堪稱廣東經濟最大的潛力。

延伸閱讀:

一週內4個城市調整行政區劃,什麼信號?

從老闆數量看北上廣深的真實家底

說真的,廣深買房的邏輯,完全不同

誰發明了“一線城市”?更有趣的榜單在這裏

北上廣深各自建了一個“圈”

這些城市的郊區,正在打敗市區!

重磅!中國城市“通勤半徑”排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