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讓技術“不作惡”,以及“向善”,纔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還記得去年10月的一起人臉識別相關案件嗎?

浙江理工大學的特聘副教授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認爲該動物園強制收集個人生物信息,時隔8個月,近日這起案件終於開庭了。

作爲案件的原告,郭兵起訴目的其實不在經濟補償,他認爲這是“對目前人臉識別技術濫用的一種鬥爭”。

何爲“人臉識別第一案”?

可以看到,當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各類場景中,其中更不乏強制要求錄入信息的情況,如酒店入住等,也有很多人對此非常不滿,但將其訴諸公堂的,郭兵是第一人。也因此,此案被稱爲“人臉識別”第一案。

2019年10月底,郭兵以消費者名義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起因是“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在沒有協商、徵得他同意的情況下,以短信的方式通知他‘園區年卡系統已經升級爲人臉識別系統入園,原來的指紋識別系統已經取消,如果不進行人臉識別註冊將無法正常入園。’”

接到短信後,郭兵專門去到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進行覈實,園方明確向他表示,“如果不進行人臉識別註冊就無法入園,園方也不會爲購買年卡的消費者辦理退卡、退費手續。”

而作爲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年卡消費者,郭兵所購年卡期限爲2019年4月-2020年4月26日,價值1360元,按照購卡時的規定,他可以在有效期限內通過驗證年卡及指紋入園,遊玩次數不限。

對此,郭兵認爲“人臉識別系統收集他的面部特徵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這一類信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如果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濫用,將很有可能危害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並向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未經同意,就通過升級年卡系統強制收集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嚴重違反了相關規定,並且損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而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則認爲,“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入園的目的在於方便消費者快速入園,目前園方也給出了折中方案,即‘不必註冊人臉信息,刷年卡也可以入園’,但由於指紋識別系統已停用,消費者每次入園須到年卡中心覈實身份,證明是本人使用。”

此次開庭,郭兵要求確認被告店堂告示和短信通知中相關內容無效,退還年卡卡費、賠償交通費並刪除原告個人信息等。不過,被告稱是在原告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收集個人信息的,雙方訂立的服務合同合法有效,原告要求確認店堂告示、短信通知內容無效的訴訟請求應予駁回。

至於誰是誰非,富陽市人民法院表示本案將擇期宣判。不難看出,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是他重視隱私安全的直接表現,而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技術與倫理之間該如何平衡,也必將成爲研發、企業和用戶都需慎重考慮的事情。

倫理與技術之爭,科技應當“向善”

1999年,谷歌提出了一項非正式公司口號——永不作惡,這也成爲了該公司後來數十年的企業宗旨。

2019年,馬化騰發佈朋友圈,首次對外透露“科技向善”將成爲騰訊新的願景與使命。

相隔20年,從谷歌的“不作惡”到騰訊的“科技向善”,其實都是在強調一件事:技術的發展應當是服務人類,而非“爲惡”。

人臉識別技術也一樣。

就在本月,IBM宣佈不再開發、提供任何人臉識別相關技術。該公司CEO Arvind Krishna稱,“IBM反對使用任何技術(包括其他供應商提供的人臉識別技術)來監視大衆、種族定性、侵犯基本人權和自由,以及用於任何與我們價值觀及原則不一致的目的。”

與此同時,IBM成爲了第一家直言放棄人臉識別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美國科技巨頭,但並不是唯一。

幾天後,亞馬遜發佈簡短聲明,宣佈暫時禁止美國警方使用自己的人臉識別技術Rekognition,持續一年時間;微軟也表示將不再向美國警察部門出售人臉識別技術,直到有一項以人權爲基礎的強有力的國家法律出臺。

可以看到,相比於其他前沿AI技術的研發與落地,人臉識別技術所受的爭議更多,因爲它收集的是人的面部信息,是最直接的識別、判斷身份的技術之一。

但不可否認,人臉識別技術確實爲生產、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效益,在用戶自願的情況下,如在支付、業務辦理、安檢等,甚至是遊戲、社交等場景中,相關技術的應用也大大提升了效率。

也因此,即便是IBM宣佈放棄人臉識別,也只是不再提供通用的人臉識別或分析軟件,也不再宣傳、推銷和更新這些產品,但依舊會在出現需求時爲現有的客戶提供服務。

較爲形象的說,包括人臉識別技術在內,科技的發展其實一直是一把雙刃劍,而如何做到“不作惡”,以及“向善”,纔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