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報志願的家長和考生中,糾結最多的就是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問題,一邊是好學校+差專業,另一邊是,稍差一點的學校+好專業。請注意,這裏說的是 “稍差”一點,而不是絕對差。

不管是985、211還是省重點高校,只要是你分數能上的學校,其實院校本身實力差別並不算大,但專業的差距相對來說就比較大了。比如北大的哲學和復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你選哪個?顯然是後者!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選錯專業的例子。高考報志願,選錯專業有多可怕?985研究生放棄7年所學從零開始!

小楊高考成績優異,順利被一所偏遠地區的985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在學校的表現也比較優秀,不僅沒有掛科,而且還數次領取到獎學金。在本科即將結束時,小楊決定考研。原因是,由於沒有本專業的實習經驗,只有獎學金經歷的他,找工作不自信,於是繼續選擇了本專業讀研。

在研究生階段,多了實習機會,小楊漸漸瞭解到自己專業的工作情況:工作內容比較單調枯燥,發展空間有限,非常容易達到職業天花板,資歷並不能帶來收入的增多,多年老員工僅比新來的多幾百塊。

小楊這時候纔開始反思自己的專業,後悔自己大學四年把時間都放到了課程和考試上,如果本科時期對專業就業情況,花一定的時間,做充足的瞭解,小楊起碼不會在考研時繼續讀本專業,以至於在一個自己不想從事的專業上,浪費了7年時間,到最後,還要棄專業從零開始!

選錯學校悔四年,選錯專業毀一生!

在高中階段,很少有學生有明確的規劃,具體到高考報志願時,不清楚自己想學什麼,想做什麼,這很正常,也很普遍。

而高考報志願的時間窗口,又非常短,出分後僅有幾天的時間,很多家長認爲報志願是分數出來了再去考慮的事,那就太晚了!

學習了12年,最後選學校選專業這種大事,只用了3天,這種臨時抱佛腳的想法,是最容易自誤的。

選學校是可以等到分數公佈後對號入座,但選專業,就需要前期大量的信息蒐集,要結合孩子的興趣、性格、以及家庭背景,還要了解意向專業課程設置、發展情況等。畢竟,每個人的大學都只有一次。路走彎了,再想要回到主賽道,代價很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