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知識和技術不行啊!”就業沒出路,生活沒起色,這是拜泉縣興華鄉春光村貧困戶劉玉生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通過參加縣裏的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劉玉生對這句話有了更爲深刻的感悟。劉玉生用學到的技術,養殖起母豬和山綿羊,他的口袋越來越鼓,全家五口實現脫貧,奔小康的日子也越來越有希望。

自2016年以來,我省人社系統實施技能脫貧全覆蓋行動,利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就業補助資金對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確保每個有勞動能力且有參加職業培訓意願的貧困勞動力每年都能夠接受至少1次免費職業培訓。劉玉生正是其中受益的一員。

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共培訓貧困勞動力6.5萬人次,其中65.6%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創業。截至6月19日,全省實現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16.47萬人,完成國務院要求的“貧困勞動力就業人數超過去年水平”的目標。

落實免補 技工教育建成技能扶貧陣地

家住依蘭縣小北村大北屯的傘豔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2017年到佳木斯技師學院口腔義齒製造專業參加免費學習後,被瀋陽一家公司錄用,月薪5000元以上;慶安縣巨寶山鄉的車曉天在牡丹江技師學院烹調專業畢業後,現就職於黑河市一家商務賓館,月薪4500元;黑龍江技師學院畢業的孫成龍是方正縣大羅密鎮青山村人,焊接加工專業畢業後經學院推薦在溫州蘭普電器從事焊接工作,現在孫成龍除去自己生活費外,還能給家裏匯錢補貼家用,大大減輕了家裏的負擔。他們能通過技工教育改變生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校期間享受國家“五免一助”政策的同時,學院還減免伙食費和其他學雜費,這爲他們免去後顧之憂,保證能夠上起學。

據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爲確保每個有就讀技工院校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都能免費接受技工教育,我省對他們實行免學費、免鑑定費、免住宿費、免教材費、免服裝費、享受國家助學金的“五免一助”和就讀技工院校的貧困學生優先選擇就讀院校、優先選擇專業、優先安排在校企合作程度較深的訂單定向培養班或企業冠名班、優先落實免學費、助學金、獎學金等助學政策、優先安排實習、優先推薦就業的“六優先”政策。

除此之外,全省各地通過召開政校對接會、初高中宣講、校園開放日、深入村屯等方式,廣泛宣傳招生政策、辦學實力等,組織動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往屆“兩後生”就讀技工院校。各技工院校全面推行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按照企業生產模式開展教學,積極採取2+1實習實訓、訂單培養等校企合作模式,做到校企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確保貧困學生“學習有收穫、就業有保障”。

2016年以來,我省技工院校共招收貧困家庭學生2147人,現有在校生1620人,共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3582.94萬元,其中直接發放貧困學生或家庭資金2121.5萬元。

精準施策 開展個性化職業技能培訓

李淑晶是明水縣通達鎮繁華村十四隊貧困戶,根據她心思細膩、善於與人溝通的特點,當地推薦她參加了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舉辦的免費育嬰師培訓班,經過培訓她成爲一名優秀的月嫂,不但順利找到了工作,家庭生活也徹底發生變化,實現完全脫貧。

據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和李淑晶一樣通過掌握一技之長實現脫貧致富的貧困戶有很多,全省人社部門通過開展精準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貧困勞動力重建奮鬥信心,重拾勞動技能,重啓“致富門”。

據瞭解,實施精準職業技能培訓就是由各級人社部門按需施訓,根據貧困勞動力自身特點和培訓就業意願,緊貼當地產業發展規劃、市場用工需求和勞務輸出需求,堅持分類施策,推動實現技能培訓個性化。對具備一定文化素質、培訓和轉移就業願望強烈的,組織開展養老托幼、烹飪麪點、酒店服務等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對不能外出務工、擬就近就地就業的,圍繞鄉村振興需要組織開展農副產品加工、特色種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對學習能力強、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開展創業培訓,引導創辦小微企業或成爲個體工商戶。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生產週期和農閒季節,各地人社部門還注重採取“農民夜校”“培訓大篷車”“田間課堂”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將培訓送到鄉鎮村屯,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對貧困人員開展“短平快”的技能培訓,確保他們聽得懂、願意學、用得上。

政策加碼 爲技能扶貧再助力

鞏固扶貧成果,決戰脫貧攻堅。日前,省人社廳聯合省扶貧辦發佈《關於加強技能扶貧暨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的通知》,統籌新冠疫情發展情況,進一步指導我省各地開展技能扶貧。

《通知》要求,各地扶貧部門要充分發揮基層扶貧機構、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和農村基層組織的作用,摸清轄區內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參加技能扶貧(實用技術培訓)意願和需求並進行報送。

在擴大培訓規模方面,《通知》要求各級人社部門依據同級扶貧部門提供的人員信息,組織培訓機構、技工院校等培訓主體開展培訓,確保培訓任務細化到培訓項目、到村、到戶、到人。

在落實職業培訓支持政策方面,落實免費培訓政策,貧困勞動力自主選擇培訓主體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或培訓主體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培訓合格後按收費標準給予個人或培訓主體補貼。落實生活補助政策,對貧困勞動力在線下培訓期間給予個人25元/天生活費(含交通費)補貼。

此外,我省還鼓勵人社部門採取項目制等方式爲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其中支持技工院校、培訓機構開展校校合作,共享師資、設備、課程等資源,爲貧困勞動力提供優質職業培訓服務。

來源: 黑龍江日報客戶端 王志會 記者 徐佳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