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先鋒支付遭網信理財挪用資金14.95億元,或被吊銷牌照

停牌近一年後,中新控股再次更新了旗下子公司先鋒支付重大違規事項的調查進展。

6月17日,先鋒系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新控股,08207.HK)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先鋒支付客戶北京經訊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經訊”)承認,挪用先鋒支付資金約14.95億元,且挪用資金主要來源於備付金及數名機構資金方。

對此,公告稱,根據完成於2020年3月24日的IT審計報告,先鋒支付的支付系統沒有重大缺陷。因此,中新控股認爲該挪用資金並非是先鋒支付的系統性錯誤造成。該挪用資金被懷疑是由於某些管理層對電腦編碼的不妥當修改。

天眼查數據顯示,經訊爲網信理財的運營主體,網信理財和先鋒支付同屬於已故“資本大鱷”張振新旗下的“先鋒系”。

被挪用近15億元,先鋒支付牌照或被吊銷

2019年7月8日,因涉嫌挪用資金,先鋒支付被政府有關部門要求就其業務營運有關重大不合規事項進行適當的調查、分析及評估該事件對其業務及財務狀況之影響,將調查結果及其影響作出公告,以及制定適當的補救措施。並且自2019年7月8日政府機構開展現場檢查以來,先鋒支付已暫時停止營運,聯交所GEM股票也暫停買賣。

2019年7月25日,中新控股成立了由彭耀傑和黃家寶等組成的內部調查小組,對不合規事項進行全面調查。

2020年4月8日,中新控股發佈了該事件的調查進展,表示在相關時間,先鋒支付其中一名客戶之相關管理高層在未獲授權之情況下不恰當地更改了該客戶於先鋒支付中的信用額度,並因此從先鋒支付之信託基金中挪用資金,且該第三方承認該挪用資金。

6月17日公告更新了第三方名稱、挪用資金額度,即經訊承認,挪用先鋒支付資金約14.95億元,且挪用資金主要來源於備付金及數名機構資金方。

公告稱,經數據抽樣覈對與面談討論結果比較,中新控股確認經訊在相關時間從先鋒支付的備付金帳戶中提取的款項超過其存款額,並且從先鋒支付的備付金帳戶中挪用資金。經訊也已承認了該挪用的資金。

而考慮到先鋒支付是本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政府機構要求中新控股填補該挪用資金;否則,如果未能在合理時間內填補該挪用資金,先鋒支付將不被允許恢復其運營並且先鋒支付的業務服務牌照將被吊銷。

中新控股還在公告中表示,該事件過錯方與責任人爲經訊,並表示自2019年12月31日起,經訊預期將需要在超過1.5年的合理時間內填補該挪用資金。

對此,中新控股提出了兩種補救措施:預計該計劃將爲非常重大出售事項,包括出售子公司而其代價將用於填補該挪用資金並須經訊全數償還;若非常重大出售事項未能完成,先鋒支付業務服務牌照極有可能被吊銷,也因此被迫停止運營。

先鋒系陷多重困境

雖同爲先鋒系旗下,中新控股還在聲明中着重撇清了與經訊之間的關係。

公告稱,從上述調查發現來看,“概無證據表明先鋒支付從該挪用資金得益”,並且“概無證據顯示集團任何董事或高級管理層從該挪用資金得益,或本集團的財政受益於該挪用資金的任何金額“。

另外,中新控股表示,與經訊之間均未持有對方股份,兩者的關係僅爲“經訊爲先鋒支付之千名客戶之一,先鋒支付爲其提供資金充值和支付服務”,與經訊之間也不存在共同的董事。

實際上,龐雜的先鋒系早已千瘡百孔,旗下企業自顧不暇。

2019年10月5日,先鋒控股集團(下稱先鋒集團)、網信集團聯合發佈一則訃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於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切爾西和威斯敏斯特醫院去世,享年48週歲。

而從2019年7月開始,網信理財開始出現兌付困難,先鋒系從此轟然倒下。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的報道,其拿到的一份材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先鋒系借貸餘額約70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