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孟子的至乐之一,在原平育才中学高中部校长王宏林的教育情怀中,朴实而深厚的“爱”是最自然的流露和奉献。这位从教近三十年、曾在怀仁一中任教学骨干、获得“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中国民办学校优秀校长”“省学科带头人”“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的校长,秉持怀仁一中的优良作风,为育才中学确立的办学理念是:精致教育、精细管理、精心教学。他强调培养学生要突出特长且全面发展,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学校文化:充满人文关怀现代气息

原平育才中学创立于1997年,是原平市一所经忻州市教育局批准、省教委备案的全日制民办寄宿学校,位于原平市铝业大道。校园环境优美,实验室、图书室等教育配套设施齐备,高中部现有85名教职工、20个教学班、1000名学生。二十多年来,育才人坚守朴素的教育情怀,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师德建设作为德育的基础,把德育贯穿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紧密结合。学校由小到大,蒸蒸日上,成绩斐然,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百姓满意办学单位”,原平市教育科技局“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原平市教育科技局“先进办学单位”等称号,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

德育是心育,贵在感应与共鸣。王宏林校长认为,德育是“根”的教育,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以生命影响生命,才是德育的有效之道。高中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任务是在素质教育和升学的兼顾中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在育才中学,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给学生一片广阔的蓝天。漫步校园枝繁叶茂的林荫道上,读书文化环境墙、经典阅读长廊、文化石等“楼宇文化”“楹联文化”“甬路文化”氛围浓厚,翰墨飘香的特色校园文化令人心醉。“仁爱之道、孝悌之德、礼仪之行、健美之体、平和之心、创新之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仁爱青少年”层出不穷。打造充满人文关怀和现代气息的学校文化,是所有育才人的愿望。

爱心校长:激情燃烧的领跑者

校长是个领跑人。校长的站位高度,决定着其办学的视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视力”所能抵及的“远方”。曾在应县六中担任校长的王宏林,把多年的教学积累倾注在了育才学子身上。精致教育方面,他始终坚持将学校的发展需要放在首位,根据师资、生源的实际情况,探索“请进来,走出去”“转型跨越”的办学模式,努力打造一支精教学、善管理,兼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教师队伍。他倡导“上好一门课,带好一学科,深入第一线,管好一层面”的班子作风建设,经常亲临一线听评课,并把听评课作为与老师交流、沟通的平台,受到了教师的一致好评。

精细管理中,王宏林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训,坚持以正直淳朴、高度一致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管理学生时,强调以德育为龙头,注重培养品格优秀、个性健全的学生。

学校特设心理辅导室,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在抓好文化课程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文体特长培养,设立音乐班、体育班、美术班等,拓宽学生的升学、发展方向。

作为民办中学的校长,王宏林极力推崇“精心教学”理念,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他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淡化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教师的辅导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明确任务、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王宏林始终沉浸在为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为人师表的行为境界、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致力于做一名合格的教改引导者和促进者,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教师团队:孜孜不倦讲奉献

“如果说学生成才是教育工作的着眼点,那么,教师发展就是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教育事业的元气,我们为教育事业培元固本,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促进教师发展。”对王宏林来说,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育才中学凝聚了一支有理想、有才华、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团队,“不干便罢,干就要最好”已成为这个团队的自觉追求。教职员工感言,如果说他们是在广阔的教育天空飞翔的话,那么育才中学就是他们“隐形的翅膀”。促进教师发展,育才有一个良好的保障机制,这个机制包括用崇高的理想激励人才,用宏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合理的待遇奖励人才,用浓厚的情感留住人才。近年来,育才中学各年级教师团队分成了若干小组,年级管理组、班主任组、各科备课组,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年级管理组统筹全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班主任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工作,备课组做好选题、命题、改卷、分析薄弱项的工作。

一年365个日夜,以王宏林校长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在校内形成了“人人搞科研,事事讲科研”和“人人爱读书,天天闻书香”的新风尚,为学生们打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在这里,有充满激情的老师、文明礼貌的学生,有自强自立的精神、团结友爱的风气。这些既是育才中学的靓丽风景线,也成为每位家长心目中的择校风向标。追梦新时代,聚力谱新篇。“让学生拥有打开世界的钥匙”,是王宏林对自己和育才中学的最大愿望。 (实习记者 王 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