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所占地盘为青州,徐州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中东部地区,当时在其四周,北有袁绍,西有马腾,东南有孙策,南有荆州刘表和刘备,张秀、吕布等各个大小割据势力虎视眈眈,强敌环伺。而河南中部地处平原,无山川河流阻隔,可以说是处于无险可守的四面受敌之地。而曹操最终竟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从众多割据势力中突围而出统一北方,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曹操最初起兵在陈留附近,他为什么不选择在老家谯县起兵,而是选择陈留?那是因为曹操在此处有良好的人脉。曹操在此处最铁的人脉就是陈留太守张邈,尽管张邈后来引吕布入兖州,背弃了曹操,然而在当时,张邈是最能支持曹操的义兄似的人物,连最初为曹操招兵而资助钱财的卫兹,都是张邈给介绍的。都传说最初是曹操发矫诏组织关东诸侯讨董,而历史却并非如此,实际上最早号召讨董的应该是张邈、张超两兄弟以及臧洪才对,曹操最初连讨董诸侯们歃血的盟书都上不了,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因此,先说最初起兵的曹操,为什么能在兖州站住脚?因为有张邈的支持。

其次,在兖州站住脚的曹操,能够先当东郡太守、再当兖州刺史,其实是得到了外部袁绍的维护,内部张邈等人支持。曹操在兖州,从一个外来客,一跃而成为兖州的主人,作为当时天下第一诸侯的袁绍,对他有很大的推举之功。袁绍和曹操本属于同一个政治集团,双方有着半盟友半上下级的关系,袁绍推举曹操,是希望收到曹操“爪牙之用”,只不过后来曹操羽翼丰满了,就抛弃了袁绍而已。而曹操的老大哥张邈,对曹操就任东郡太守肯定是支持的,但当曹操一旦当到兖州刺史,成为了他事实上的上司,这种感觉就很奇妙了。这恐怕是张邈后来背反曹操的一个重要原因。

熟悉三国的都知道,曹操曾以东武阳为基地,为什么选择这里?因为此地与袁绍的邺城、张邈的陈留,正构成一个三角,曹操对袁绍、张邈的救援是很倚仗的。尽管《三国志》等记录好像都在回避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袁术发兵来与曹操争兖州时,曹操是与袁绍合兵将袁术击退的。这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弱小阶段的曹操,能够守住四战之地的兖州,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外有强援是更重要的原因。

而且,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他和袁绍事实上是同盟兼实质上的上下级的关系,那就很容易分析,曹操为什么处在四战之地尚且游刃有余了。当时曹操的北方是他强大的盟友袁绍,袁绍事实上把曹操当作他半个下属,没理由来攻击他,反倒会援助他。曾在豫州势力强大的袁术已经被袁绍、曹操的联军打得逃到淮南去了。曹操的南方是强大的荆州诸侯刘表,而当时刘表事实上也是袁曹的盟友,与他们共同对抗袁术、孙坚、公孙瓒、陶谦等人的联盟,而且刘表只想守住荆州,无心北伐。曹操的西面,则是各路军阀大混战,根本无力来对付曹操。曹操的东面是最危险的徐州牧陶谦,因此曹操一定是要干掉他的。不过,陶谦得防着北边的袁绍势力、以及青徐交界处的臧霸势力,而曹操自己则认为对付陶谦并不困难。由此可见,官渡之战前的曹操,看似四面被强敌包围,事实上却很安全,对手不过东面陶谦而已。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和袁绍彻底翻脸,官渡之战是关系到谁能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但原本强大的袁绍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即便曹操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曹的翻脸恐怕也是必然的事儿,因为那个时候,袁绍已经拿下了最大的强敌——幽州的公孙瓒,而曹操也拿下了徐州的吕布,然而“双雄不并立”,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当时袁绍已经看出了曹操有争雄天下的野心,不可能再投入他的帐下,而曹操也明白,袁绍想要一统天下,自己当皇帝,接着就是要拿下身在兖州的自己。

关于官渡之战的成败原因,早已有很多人分析过了,然而笔者认为袁绍最大失误在于,他盲目的全军渡过黄河,在曹操的领地上,打了一场糊涂仗。袁绍敢于全军渡过黄河,在于他最自己实力的自信,其实也表现了他的果决和勇猛。事实上,当袁绍渡过黄河后,由曹操控制的许多区域都向袁绍投降,曹操的很多部属也和袁绍暗通款曲,这是他渡河的优势,表明了袁绍要扫平曹操的决心。然而,渡河的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一旦袁绍不能取胜,很容易全军覆没,因为袁军隔着黄河,逃无可逃,而且袁军的粮草运输也很受影响。

而战争总是最复杂的事件之一,实力并非取胜的充分条件,此战袁绍败了,败得几乎全军覆没,因此曹操成为了北方的霸主。这其中,实力、临场指挥、人心变化,乃至于运气等等,都影响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然而,实力原本要强大得多的袁绍,赌徒般的孤注一掷,全军渡河作战,是他的最大败笔。孤注一掷,当时的曹操可以这样做,袁绍很不应该。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处在四战之地的曹操当时虽然弱小,但却有着强大的人脉支持,成为兖州之主后,他四周看似强敌环伺,实则友多于敌,还有袁绍这个保护神。而官渡之战,曹操的主要对手袁绍,又犯了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种种因素夹杂在一起,就使曹操成为了统一北方的霸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