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操所佔地盤爲青州,徐州一帶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中東部地區,當時在其四周,北有袁紹,西有馬騰,東南有孫策,南有荊州劉表和劉備,張秀、呂布等各個大小割據勢力虎視眈眈,強敵環伺。而河南中部地處平原,無山川河流阻隔,可以說是處於無險可守的四面受敵之地。而曹操最終竟然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從衆多割據勢力中突圍而出統一北方,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曹操最初起兵在陳留附近,他爲什麼不選擇在老家譙縣起兵,而是選擇陳留?那是因爲曹操在此處有良好的人脈。曹操在此處最鐵的人脈就是陳留太守張邈,儘管張邈後來引呂布入兗州,背棄了曹操,然而在當時,張邈是最能支持曹操的義兄似的人物,連最初爲曹操招兵而資助錢財的衛茲,都是張邈給介紹的。都傳說最初是曹操發矯詔組織關東諸侯討董,而歷史卻並非如此,實際上最早號召討董的應該是張邈、張超兩兄弟以及臧洪纔對,曹操最初連討董諸侯們歃血的盟書都上不了,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因此,先說最初起兵的曹操,爲什麼能在兗州站住腳?因爲有張邈的支持。

其次,在兗州站住腳的曹操,能夠先當東郡太守、再當兗州刺史,其實是得到了外部袁紹的維護,內部張邈等人支持。曹操在兗州,從一個外來客,一躍而成爲兗州的主人,作爲當時天下第一諸侯的袁紹,對他有很大的推舉之功。袁紹和曹操本屬於同一個政治集團,雙方有着半盟友半上下級的關係,袁紹推舉曹操,是希望收到曹操“爪牙之用”,只不過後來曹操羽翼豐滿了,就拋棄了袁紹而已。而曹操的老大哥張邈,對曹操就任東郡太守肯定是支持的,但當曹操一旦當到兗州刺史,成爲了他事實上的上司,這種感覺就很奇妙了。這恐怕是張邈後來背反曹操的一個重要原因。

熟悉三國的都知道,曹操曾以東武陽爲基地,爲什麼選擇這裏?因爲此地與袁紹的鄴城、張邈的陳留,正構成一個三角,曹操對袁紹、張邈的救援是很倚仗的。儘管《三國志》等記錄好像都在迴避這個問題,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出,袁術發兵來與曹操爭兗州時,曹操是與袁紹合兵將袁術擊退的。這說明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弱小階段的曹操,能夠守住四戰之地的兗州,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外有強援是更重要的原因。

而且,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他和袁紹事實上是同盟兼實質上的上下級的關係,那就很容易分析,曹操爲什麼處在四戰之地尚且遊刃有餘了。當時曹操的北方是他強大的盟友袁紹,袁紹事實上把曹操當作他半個下屬,沒理由來攻擊他,反倒會援助他。曾在豫州勢力強大的袁術已經被袁紹、曹操的聯軍打得逃到淮南去了。曹操的南方是強大的荊州諸侯劉表,而當時劉表事實上也是袁曹的盟友,與他們共同對抗袁術、孫堅、公孫瓚、陶謙等人的聯盟,而且劉表只想守住荊州,無心北伐。曹操的西面,則是各路軍閥大混戰,根本無力來對付曹操。曹操的東面是最危險的徐州牧陶謙,因此曹操一定是要幹掉他的。不過,陶謙得防着北邊的袁紹勢力、以及青徐交界處的臧霸勢力,而曹操自己則認爲對付陶謙並不困難。由此可見,官渡之戰前的曹操,看似四面被強敵包圍,事實上卻很安全,對手不過東面陶謙而已。

最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曹操和袁紹徹底翻臉,官渡之戰是關係到誰能統一北方的關鍵一戰,但原本強大的袁紹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即便曹操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曹的翻臉恐怕也是必然的事兒,因爲那個時候,袁紹已經拿下了最大的強敵——幽州的公孫瓚,而曹操也拿下了徐州的呂布,然而“雙雄不併立”,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當時袁紹已經看出了曹操有爭雄天下的野心,不可能再投入他的帳下,而曹操也明白,袁紹想要一統天下,自己當皇帝,接着就是要拿下身在兗州的自己。

關於官渡之戰的成敗原因,早已有很多人分析過了,然而筆者認爲袁紹最大失誤在於,他盲目的全軍渡過黃河,在曹操的領地上,打了一場糊塗仗。袁紹敢於全軍渡過黃河,在於他最自己實力的自信,其實也表現了他的果決和勇猛。事實上,當袁紹渡過黃河後,由曹操控制的許多區域都向袁紹投降,曹操的很多部屬也和袁紹暗通款曲,這是他渡河的優勢,表明了袁紹要掃平曹操的決心。然而,渡河的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一旦袁紹不能取勝,很容易全軍覆沒,因爲袁軍隔着黃河,逃無可逃,而且袁軍的糧草運輸也很受影響。

而戰爭總是最複雜的事件之一,實力並非取勝的充分條件,此戰袁紹敗了,敗得幾乎全軍覆沒,因此曹操成爲了北方的霸主。這其中,實力、臨場指揮、人心變化,乃至於運氣等等,都影響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然而,實力原本要強大得多的袁紹,賭徒般的孤注一擲,全軍渡河作戰,是他的最大敗筆。孤注一擲,當時的曹操可以這樣做,袁紹很不應該。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處在四戰之地的曹操當時雖然弱小,但卻有着強大的人脈支持,成爲兗州之主後,他四周看似強敵環伺,實則友多於敵,還有袁紹這個保護神。而官渡之戰,曹操的主要對手袁紹,又犯了一個巨大的戰略錯誤,種種因素夾雜在一起,就使曹操成爲了統一北方的霸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