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女皇帝,很多人腦海中想到的武則天,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女皇后非常值得言說,但也許女皇帝的身份太過耀眼,以至於後世的人們提及地位較高的女性,往往想到的是女皇帝而忽略了不少有功德的女皇后,劉娥就是這樣一個賢后,是宋朝的第一位攝政太后。

劉娥出生於一個將軍世家,她的祖父劉延慶曾任右驍衛大將軍,父親劉通曾任虎捷都指揮使,劉娥名字的來歷亦非常有意思,據說是因爲她的母親夢見懷着的是明月,所以起名爲“娥”,表示月亮之意,而母親如此之夢,似乎也印證了劉娥人生的不平凡,但不幸的是,劉娥並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因爲她出生不久,奉命出征的劉通戰死沙場。

就這樣,劉娥的不幸童年隨着父親的犧牲開始了,不喜歡劉娥的劉延慶只把劉娥當做是賺錢的工具,劉娥從小就要學習各種手藝,但她之所以還有讀書以及學習手藝的機會,是因爲劉延慶爲了以後能賣到一個好價錢,不過劉娥聰慧過人,她利用難得的學習機會充實自己,從早上到晚上從不停歇,一起共事的女工都看不下去,勸劉娥稍加休息,劉娥聽了之後反而愈發勤勞,她和兄長聊天時能夠引經據典,令人佩服,爲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劉娥的儀表和舉止都友好非常,放在今天,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存在,其實劉娥能成爲宋朝的第一位攝政太后,童年已經有端倪了,正是童年時期的經歷就造就了她的優秀品質,爲以後成爲賢后打下了基礎。

在劉娥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被嫁給了一個銀匠,嫁給銀匠之後的生活更加艱苦,劉娥連三餐的溫飽都成了問題,後來實在沒辦法而到京城討生活,而劉娥因爲隨着丈夫經常拋頭露面,她那絕美的容貌早就爲人傳開了,湊巧的是,銀匠和襄王府裏當差的張耆交好,張奢又把劉娥推薦給襄王,而襄王又正是未來的宋真宗趙恆,趙恆聽說了劉娥的美名,銀匠又爲了改變貧窮的生活,劉娥便這樣進入了襄王府。

不幸的童年經歷讓劉娥懂得了和人的相處之道,在王府的生活亦是順利,唯獨是趙恆的乳母秦國夫人,因爲劉娥的貧窮出身而看不起劉娥,想要勸退她,但趙恆非常偏愛貌美如花又善解人意的劉娥,秦國夫人的勸退未果,但秦國夫人沒有放棄,還上報了宋太宗,讓宋太宗以爲趙恆整天被劉娥迷惑而荒廢政務,而發佈一道聖旨,命逐劉娥出京,但趙恆又怎麼捨得這麼一位“靈魂伴侶”,於是便私自把劉娥藏在一個小院子裏。

劉娥並沒有因爲被逐出京而大哭大鬧,她深知這樣對事情毫無幫助,她還反過來安慰趙恆,鼓勵他勤於政務,希望他能夠成爲一代明君,在被藏在小院子的時間裏,劉娥就像當年一樣,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開始研究四書五經,涉及國家政事的典故,閒情之時還精通起琴棋書畫,在日復一日之中,劉娥的能力也是潛移默化般提高,量變逐漸成爲質變。

等趙恆成功繼位後,就馬上把劉娥接回宮中,並封劉娥爲四品美人,就此正式成爲後宮妃嬪的一位,劉娥開始幫宋真宗趙恆處理政務,之前的積累都在此刻得到了充分運用,在宋真宗日復一日的寵愛之下,劉娥晉封爲二品修儀,又封爲一品德妃,後來郭皇后病逝,宋真宗希望能立劉娥爲後,但是劉娥無子嗣又出身低微,羣臣們都不贊同,宋真宗不高興了,索性將立後的事擱置,後來真宗和劉娥想到了“借腹生子”的辦法,讓無法懷孕的劉娥成爲母親,並詔告羣臣,欲立爲後,冊封的儀式一切從簡,劉娥終於成了大宋的皇后。

劉皇后一方面輔助宋真宗處理政務,另一方面籠絡勢力,再到後來真宗患病,身體已經讓他難以支持日常的政事了,所以政務多是由劉娥來處理的,病情愈加加重的真宗下了一封詔書,賦予了劉娥裁決政事的權力,真宗去世後,太子趙楨即位,由於此時的趙楨只有十幾歲,因此劉娥成了正式掌權的劉太后。

賢慧明達的劉娥英明果斷,能夠做到賞罰有度,還緩解了朝臣結黨等問題,避免了朝政霍亂,讓宋朝得到了平穩發展,這麼看來,她沒有大家印象中那麼心狠手辣,論功德,她是實至名歸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更瞭解劉娥這位宋朝的第一位攝政皇后?歡迎到評論區交流你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