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韋星以個人名義在《城事論談》微信公衆號寫了一篇文章,主要指出廣西某報在招聘中的具體指向有失欠妥。

這事引發包括民大學子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後臺留言中,也出現比較激烈的言論。

此事引發較大關注後,6月16日,廣西某地相關部門通過廣州相關部門,給韋星傳來該報的道歉聲明。道歉信中解釋報社的本意和初衷,但“因招聘公告考慮不周,給廣西民大學子在感情上造成傷害,在此,我報社深表歉意。”

基於對方誠懇態度,韋星公開表達和釋放了他的善意和歉意。原文如下:

1.真誠致歉

首先承認,我當時因看到針對具體高校的安居補助,確實情緒激動了。

很多人認爲三六九等是很正常,但坦白講,具體到說這個學校進來是3萬,那個學校進來是2萬補助,儘管我不是該報的員工,利益多寡和我沒關係,但這種針對性很強的做法,我生氣了,生氣的後果就是出現了那篇文章。

其實在招聘中說985或211的補助標準不一樣,也可以說本科、碩士、博士的補貼標準不一樣,儘管存在一些不合理,但沒有具體指向,別人在傳統、比較僵化的行政氛圍中,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別人能接受不代表就是科學的。坦白講,我就是廣西民族大學畢業的,我10多年前就來到廣東發展,在廣東三大報業集團待過。在前些年,廣東報社一直是全國標杆,這樣說一點不爲過。而我也做得不錯,這個底氣我是有的。

在工作中,和我做同事的很多人都是全國頂尖高校以及留學歸來的優秀學生,但在我經歷中,真沒有哪個學校畢業的,在單位中的待遇就不一樣——這類對我來說是奇葩的規定和政策。

因爲單位只要錄用你,進了我這家單位,就說明符合單位的要求,那麼也就是同工同酬。

如果你不符合,我就不錄用你,只要錄用你,你的報酬和付出將體現公平性,和出身沒關係。

當然,對我來說是奇葩的規定和政策,但對一些人來講未必就是,所以大家看到在留言背後,也有不少人罵我。

對此,我只想說:一個人跪久了,看到別人站起來,他是不適應的,甚至有被冒犯的感覺。

這是我的第一點回應。

2.什麼動機?

第二點回應是:我是否是網絡“打手”?寫這篇文章有什麼動機?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我在賀州的朋友很少,我的朋友也未曾在我之前批評的那家報社供職。

我還可以肯定的是,我和該報社的領導沒有私人恩怨,甚至不認識。

我寫文章沒有受到任何人驅使,如果一定要問我寫那篇文章究竟是什麼在驅使着我的話?不平則鳴,就是我一貫的做法。

我寫過很多文章,有些是爲供職單位寫的,有的是我隨性而爲的,這主要在我個人公衆號的平臺上。

我公衆號的粉絲不多,但這是我工作之餘的一個精神家園,儘管叫“城事論談”,但其實沒有專門定位,所以大家看到我的很多文章,涉及領域非常廣泛,有城市區域發展研究的,有歷史挖掘的,也有熱點述評的。

我們做傳媒的,基本政治底線是守住的,也知道哪些該碰,哪些不能碰。

但不管寫什麼題材,我沒有受任何外部力量以及不法利益驅使。我一直如此,也一直引以爲豪,我認爲這是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從業這麼多年,我沒有幹過一單敲詐勒索的事,當然,這也是從業底線和要求,我只能說我和很多優秀的前輩一樣,恪守住了底線。

在不同場合,我曾和一些後輩強調,不要去碰那些不該你拿的錢,一旦陷入其中,你就有把柄,某天不知不覺就被別人挖出來了,一旦陷入其中,你無法自拔,睡都睡不好,何必?

我之所以敢有較激烈的言說空間,坦白講:我乾淨,也因此,我有底氣和硬氣。

陷入不法利益的人,是不敢跳出來隨意批評別人的,特別是公權力單位,因爲你自己都不乾淨,遲早被收拾。

所以,當我文章刊發後,對一些批評我的、反對我的,我是感到高興的。

爲什麼呢?

坦白講,我們這個社會不缺乏全面而正確的老好人,缺乏愣頭青。

我認爲愣頭青是這個社會彌足珍貴的財富,哪怕他有激烈的批評,他敢於站出來,甚至可以說,某種程度上,他可能沒什麼問題,有問題的人,誰願意被拎到太陽底下暴曬呢?誰願意成爲輿論中心?

所以,對實名批評我的,我很尊重。匿名批評我也行,但無理取鬧,亂扣帽子、亂抓辮子,亂打棍子的行爲,我是反對的,甚至我會以同樣的話語方式去羞辱對方,我不會做一個冠冕堂皇的僞君子,那是弱者的表現。我也不需要誰爲我撐腰站臺,只有狼和狗才需成羣結隊,老虎和獅子向來都是獨來獨往的。

出現不合理的現象和問題,人們不去指責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反而去指責那些指出問題的人,執意想“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是怎樣的社會和愚蠢邏輯?

追問我動機的人,我現在可以說了,原因是“我生氣了”,就這麼簡單。

3.批評擴大化了嗎?

我的批評有沒有擴大化?

從文章邏輯來看,因一則招聘,我直接把社長揪出來批評,同時也批評賀州。

坦白講,確實存在一些擴大化,也不盡然。

我們知道,現在從上到下都特別強調要加強黨的領導,作爲新聞輿論工作者更要加強黨的領導,但出現這樣一則犯低級錯誤的招聘信息,且截至我刊發此文,還沒刪除掉,這就是黨的領導在該地沒有得到強化的體現。

翻閱中共黨史,我們發現,黨在歷史上有過多次深刻歷史教訓,歸根結底是因爲放棄或弱化黨的領導造成的。這是非常危險的,蘇聯解體的教訓很深刻。

進入新時代,核心領導更強化黨的領導。

強化黨的領導不是虛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是鮮活的、是現實的。

比如這則帶有歧視性的招聘,政治上是不正確的,特別是作爲一家黨媒,這是更不應該出現的錯誤。

既然出現錯誤,誰負責?

社長是報社黨委“一把手”,他有把關責任,很可能他本身確實也沒有細看或看不出招聘存在問題,但事件既然出現了,他作爲黨委“一把手”是負有責任的,至少是負政治上的責任。

從這點來說,我由此批評那位社長有沒有問題呢?

我認爲,那位社長還年輕,今年才45歲,還有幹事創業的機會,我也相信他很可能是無心之過,但我對他的批評有問題嗎?我認爲沒有。

我在學校的時候就入黨了,至今有十多年黨齡,那位社長作爲我們黨內的同志,我指出他的不足和缺點,讓他“紅紅臉、出出汗,洗洗澡”,沒有問題。

我們黨在整風、整黨歷史上,都提倡同志之間要平等和友善對待,同志之間要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

要知道,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

正是因爲堅持了這三大作風,我們黨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批評中,我引用了巡視組認定存在的問題,也是在佐證我的觀點,而不是空穴來風。

當然,我由此提升到對賀州的批評,確有擴大化之嫌,對此,我願意接受網友的批評,並向賀州致歉。

但我也是出於好意,在提醒地方在考覈和幹部使用上,應該全面深入瞭解,同時提醒該報負責人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加強黨的領導,否則,一不小心就因某個問題而給報社和地方抹黑。

4.隆處長,我不是流氓

(隆永恆)

聞過則喜很難,我確實做不到。但聞過不怒,我是做到的,我願意接受各方對我的批評,但批評要有理有據,而不是扣帽子或直接微信舉報我,有理就說理嘛,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嘛。

比如有個微信叫“永恆”的人,他2019年8月31日開始關注“城事論談”公衆號,他的簽名備註是:廣西貴港金融投資集團隆永恆。

公開資料顯示,隆永恆,男,1967年8月出生,廣西天等縣人。

公開簡歷顯示,隆永恆是貴港的正處級幹部,曾擔任貴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現在是貴港市金融投資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天眼查顯示,貴港市金融投資集團是貴港市政府下屬地方國有企業,由貴港市政府國資委100%出資,而隆永恆是這家國企的負責人。

我和隆不認識,他是一名正處級幹部,我只是我家客廳“廳長”,可能我早前的文章點名批評“正處級單位”和正處級幹部,物傷其類,或讓他憤憤不平。

在此,我向隆永恆表示深深歉意,因爲我之前確實不知道您,也不知道您官至正處。

和其他人對我的批評相比,您的批評讓我寢食難安。

但您在微信羣裏聲稱“韋星是爲了刷存在感而賣弄文字的文丐”,您還聲稱我是“流氓”,因爲您認爲我是“無道”的。

“文丐”這個詞,說實話,因爲我的知識沒有隆永恆處長淵博,我也第一次看到和知道這個詞。

對此,隆處長,您在微信羣中這樣解釋,“哈哈!文丐嘛,就是爲了點贊寫的文章。這不和祈求別人恩典的乞丐有何區分呢?”

隆處長的解釋,獲得一些文友點贊:“隆總文風犀利。”

隆處長在微信羣發完還不過癮,他擔心我沒看到,特意在我文章後面又重新留言強調韋星是“文丐”是“流氓”

對隆處長的暴怒,我深感不安。現嘗試做些回應:

隆處長,您偶爾也寫文章,你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是不希望別人看到嗎?那您寫完爲何要發表?爲何要傳播自己的作品?

傳道授業解惑,本是知識分子書寫和表達的正常行爲。

坦白講,我並不忌諱談流量。我們知道,高流量不等於高質量,但沒有流量就沒有傳播,社會價值和意義也將大打折扣。

我們做媒體的都知道,過去會強調報紙的發行量,現在互聯網時代強調流量。

但強調流量錯了嗎?強調流量有問題嗎?

隆處長,我告訴您:流量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爲了流量不惜去曲解、造謠等行爲。

但我前述的文章中,每一個地方的引用都有來源,評論首先也是據實去評論。也就是說我沒有造謠,即便某報感覺自己受到委屈,但那也是因爲該報有把柄被我抓到並痛打了。

對不對?

另外,隆處長,您長期在政府系統工作,您習慣寫官樣文章,習慣全面系統和麪面俱到地書寫。

但我是做媒體的,我們評論界有句話叫:寧可要片面的深刻,也不要全面正確和麪面俱到的廢話。

所以,您不瞭解的東西,千萬不要以您的標準去要求和強加給別人,甚至給不符合您心意的文章作者亂扣帽子,亂抓辮子,亂打棍子,這不符合您的身份。

您作爲貴港市金融投資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您應該有這樣的認知和覺悟,對不?

您在留言中說,您喜歡我過去的文章,因爲我之前的一些文章對您“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您不喜歡我前述的這篇文章了,您就給我扣帽子,就說我是“文丐”,說我是“流氓”,您認爲合適嗎?這是貴港市金融投資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應該在公共場合大放厥詞的話語言說方式嗎?

您要知道,我不是爲您寫作的,我不是您的下屬,寫文章也不是非得對您的胃口,非得按您的要求和標準來。

但我理解您長期在政府系統工作,喜歡權力帶來的快感和一切以您爲中心的氛圍,出於無奈,也是爲了安撫隆處長您,所以我在您的跟貼後面,回應了一句:你說了算。

我是學行政管理的,我對領導的心思、喜好,是有相對比較精準的把握。

遺憾的是,我當時回應您的時候,不夠剋制,用了“你”而不是“您”。

爲此,我寢食難安,昨晚一夜都沒有睡好。最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只想對您最後重申一遍:

隆處長,我究竟是不是文丐,是不是流氓,您說了不算。而且文章也不是行政級別越高,文章就寫得越好。

下次,給別人扣帽子之前,建議您要掂量掂量自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要以爲自己在某方面厲害,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以爲自己全面準確和厲害。

權力是一劑春藥,他給人的只是一時的性功能勃起和自我強大的幻覺。

僅此而已。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