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简称抗战,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这场持续十四年反侵略战争,中国取得最终的胜利,胜利来之不易,是经过无数的先辈流血牺牲才换来的,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时刻铭记那些先辈,我们来聊一聊,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

共有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以及其他抗日武装几个部分,本篇来聊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

张自忠(1891年-1940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1911年,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比较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在这里,张自忠接触到“三民主义”等先进思想,毕业后,受同乡推荐,加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委为中尉,后在石友三(连长)手下担任排长。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张自忠任第6师师长,以治军严格同时又体恤下属著称。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残部正式编成东北边防军第3军,张自忠为38师师长,在南京政府的整编下第三军改番号为29军。

1933年,日寇侵犯热河,汤玉麟不战而退,战线拉回长城一线,而29军也奉命开赴前线。喜峰口战役,装备落后的29军顶住了日军的猛烈进攻,并且歼灭日军约6000人,取得了抗日前期少有的胜利之一,由于南京政府消极抗日,其后一败再败。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等重大战役。在临沂战役中,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击溃号称"铁军"的日军板垣师团,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确保了台儿庄大捷,在随枣会战。又数次击退日军,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日军放弃渡河攻击襄阳(原襄樊)。后在枣宜会战时。牺牲于南瓜店十里长山。

李家钰(1892年-1944年),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人。早年隶属川军邓锡侯部,为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抗日时期,先后出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军阀混战时英勇善战,功绩卓著。抗战爆发后出川抗日,转战山西、河南前线。布防于太行山区之长治、长子、黎城、潞城一带。"豫中会战”中,四十万国民革命军在十万日军面前一触即溃,李家钰率部殿后,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于河南陕县秦家坡壮烈殉国,这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后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

郝梦龄(1898年-1937年),河北藁城庄合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陆军上将(追授)他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虐待,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因其勤奋好学被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在北伐战争中,作战英勇,升任为第4军第2师师长。中原大战后,兼任郑州警备司令。后升任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郝梦龄主动请求北上抗日。忻口会战时,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亲自到前线督战,在山西大白水不幸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而后壮烈牺牲。而郝梦龄也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佟麟阁(1892年-1937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等职。年少时就立志救国,1911年投入冯玉祥营下为哨兵,在直奉战争、讨袁战争中表现英勇,屡立战功,任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五军军长兼第十一师师长成为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1933年冯玉祥任命佟麟阁为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对日作战,不过由于蒋介石、何应钦的压迫,抗日同盟军夭折。佟麟阁深感无力,遂退隐回家,奉养双亲。后复出,回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主持全军事务。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后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陈安宝(1891年-1939年),浙江黄岩县横街乡马院村 (今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马院村),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国民政府陆军上将。辛亥革命爆发,20岁的陈安宝,从家乡赶到南京,考入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属下的入伍生队,后转保定军校学习,1916年毕业,在浙江陆军第二师任连长。1926年,北伐期间,参加战斗40多次。多次升任后调任七十九师副师长。卢沟桥事变后,陈安宝将军奉令率全师到河南省辉县一带集结,加入程潜将军领导的第一战区的战斗序列。南昌会战第二战役时,陈安宝仅带数人冒炮火往前沿督战,途经姚庄中弹牺牲,壮烈殉国,终年48岁。

#抗日战争#

饶国华(1894年-1937年),四川省资阳县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川军第145师师长。1911年辛亥革命时,饶国华加入新军为军伙夫,后升为排长。在军官传习所受训期间,成绩优异,为师长刘湘所倚重。后逐次以战功升任营长、团长。1935年10月,饶国华从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升任为第一师师长,后又改任第145师中将师长。抗战时在广德、泗安和敌军作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被追晋二级上将。

唐淮源(1886年-1941年),云南省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滇军名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09年,唐淮源赴昆明省试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被编入丙班二队,与朱德和同乡金汉鼎等为同学。期间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30日,参加云南"重九"起义。1918年,升任步兵第五团团长,后升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1930年,被任命为陆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五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升任第三军军长。奉命北上抗日,在冀西一带辗转作战,并参加了山西娘子关保卫战 。1941年5月,日军发动中条山的战役。唐淮源部官兵伤亡惨重,弹尽援绝被围于山西夏县,多次突围受挫后,在日军进逼的情势下,悲愤未能达到守卫中条山之责,为保全民族气节,遂举枪自戕于悬山之顶。国民政府于1942年2月特颁发褒扬令,追赠其为陆军上将。

王铭章(1893年-1938年),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随后,四川保路运动兴起,王铭章参加了保路同志军反清作战。二次革命时,王铭章与同学参加了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英士指挥的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后返川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14年毕业,分发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任排长。经过整编升迁。王铭章任一二二师师长,授陆军少将,辖三六四、三六六两个旅共四个团。七七事变后,川军爱国将领纷纷请缨出川抗战。而王铭章也是其中之一。出川后归第二战区战斗序列。

徐州会战时,为应对日军进攻,将预备队一二二师师部调进滕县城内,任命王铭章为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因正面进攻不利,于是日军撇开正面阵地,直接攻击滕县县城,在王铭章等将领的死守下,日军久攻不下,遂调集重兵将滕县围困。发动猛烈进攻。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滕县保卫战亦属于台儿庄战役一部分)。王铭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此外还有

中将:蔡炳炎、陈济恒、寸性奇、戴民权、戴安澜、丁炳权、秦霖、孙明瑾、王甲本、武士敏、郭子斌、高致嵩、黄启东、黄梅兴、姜玉桢、庞汉祯、齐学启、蒋志英、阚维雍、刘桂五、李必藩、刘家骐、彭士量、司徒非、赖传湘、李翰卿、吴克仁、王凤山、许国璋、萧山令、唐聚五、石作衡、夏国樟、张敬、张谞行、郑作民、朱世勤、周元、赵锡章、郑廷珍、钟毅,等人

少将:艾亚春、安德馨、陈文杞、陈绍堂、陈昭礼、付忠贵、范筑先、范庭兰、官惠民、高道先、高志航、胡义宾、扈先梅、华品章、韩应斌、韩宪元、胡旭盱、韩炳宸、金崇印、江春炎、吕公良、吕旃蒙、卢广伟、李兰池、林英灿、梁希贤、路景荣、李忠、刘眉生、林相侯、史蔚馥、王禹九、王剑岳、吴继光、徐积章、解固基、谢晋元、谢志恒、谢鼎新、姚中英、易安华、杨杰、雍济时、杨怀、杨家骝、姚子青、燕鼎九、严家训、周鼎铭、张少舫、赵渭滨、邹绍孟、朱实夫、朱赤、张空逸、等人。

让我们一同向他们致敬!

#抗日战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