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社會萬象,品味百態人生,歡迎您關注。

不避諱地說,保險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口碑都不怎麼樣,有關保險的糾紛案例也是屢見不鮮。常聽到有人這樣說:買保險的時候他們說得天花亂墜,那架勢就好像被蚊子叮一口都能拿到一筆賠款一樣。然而等你真正出險的時候,報銷起來卻未必容易,保險公司總能找到一個不賠償的“合理”理由。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而王大叔買保險的遭遇,可謂駭人聽聞,居然還有這種操作。座標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五界村,王長根是該村的一戶農民。早在07年的夏天,王大叔家裏來了一位上門推銷保險的業務員。在她的極力推薦下,王大叔購買了一份名字爲“太平盛世長泰安康終身壽險”的保險,從署名來看,提供保險服務的是太平洋。

“她拿過單子來以後,也沒讓簽字,也沒做調查,就說每年交5040元就行。她說有專門的人來收,我就這樣交了10年,交夠10年以後就不用再交了,前後總共交了50400元。”對於買保險的經過,王長根仍舊記憶猶新。王長根腿部有殘疾,勞動能力有限,購買了這份保險後,讓他心裏踏實很多。然而將近14年過去了,最近王大叔突然又不踏實了,甚至非常氣憤。

原來,他聽聞太平洋保險又推出了一項叫“百萬醫療”的項目,他就想再入一份。結果一查個人信息,業務員明確告訴他,殘疾人購買不了這份保險。王長根多了個心眼兒,既然殘疾人買不了,那14年前買的那份保險怎麼那麼順利呢?他找出當時的保險單據讓公司幫忙校驗,結果發現單子居然是假的。10年裏每年都有“業務員”上門收取保費,自己竟被矇騙了14年之久。

“這個保險,除了名字是我的,其餘的都是假的。”王長根如是說。在所謂的“保單”上,一些關於身體狀況的調查說明,比如是否四肢健全,身體內是否有異物等等,全部都是寫的“正常”。這些都是當時業務員“幫忙”填寫的,就連名字也不是自己親手籤的。按照正常流程,客戶購買保險後,保險公司一般會打回訪電話。王長根表示,14年來一個回訪電話都沒接到過,就是有業務員按時上門來收錢。

不僅如此,工作人員還告訴他,幸虧這些年沒有出險,如果拿着這張“保單”來報銷的話,還涉及到騙保。想來這也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不報銷就意味着一直被矇在鼓裏,報銷就成了騙保,兩頭堵啊。明明王大叔纔是上當受騙的那個人,結果他自己差點成了騙子。那這樣一份假保險,是怎麼辦理出來的?跟保險公司有沒有關係呢?

爲了搞清楚原委,記者聯繫了當初上門給王大叔推銷保險的業務員李某,對方表示,有什麼問題可以去公司處理。王長根則說,自己已經多次找過保險公司了。第一次去,公司表示可以退還一部分本金,王長根沒同意。

第二次去,公司又說可以跟他籤一份補充協議,簽過補充協議後原來的保險合同就可以生效了。“我當時問他們,如果我不補充這份協議,是不是這14年保險根本沒生效?他們誰都沒作聲,都默認了。這些都有錄音。”王長根如是說,對於補充協議的方案,他還是沒同意。

王長根的訴求是,退還全部本金,並且還要保險公司支付利息。第三次聯繫,保險公司再一次做出“讓步”,表示可以支付利息,但王長根要的有點多。對此,王大叔坦言:“我擔了14年風險,一點保障都沒有,這個利息我必須要高一點!”目前,雙方仍在協商當中。

一開始,筆者感覺王大叔是被一個假的保險推銷員給欺騙了,但是仔細想想,事情並不那麼簡單。因爲公司答應給王長根補充協議,或是退還本金等等,這就證明保險公司是認可這件事的,至少可以證明錢確實交到了公司賬上。如果李某是個假業務員,公司就沒有必要來處理後續事宜。可見,業務員是真的,保險單據應該也是真的,只是單子上面的內容是胡亂填寫的。收錢是真的,單子上的保險服務是不生效的。

這不免讓人有些匪夷所思,這一切是怎麼做到的呢?一個簡單的錯誤爲什麼會持續14年之久呢?公司爲什麼沒有進行回訪覈實?裏面有諸多疑點。更重要的是,這事兒是業務員自己爲了完成業績而犯了職業錯誤,還是公司根本對這樣的錯誤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爲了簽單慫恿員工去犯錯?反正錢收上來了,客戶發現不了就是白撿的,發現了大不了給他退了,能坑一個是一個?

其實筆者一直堅定地認爲,保險是好東西。往小了說,它可以給被保險人提供一份保障,不至於看不起病,受不起傷。往大了說,它能夠促進經濟繁榮,人們買了保險,沒有了後顧之憂,就敢花錢了,有利於貨幣流通,盤活經濟。當然,好東西也需要規範的制度去約束,才能發揮更積極有效的作用。作爲保險公司來說,您不也得打口碑來贏得競爭優勢嗎?不要爲了簽單而簽單,更不要丟了底線,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您就什麼都沒了。

最後留個問題吧,您覺得王大叔讓保險公司退還本金並支付利息的要求,過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