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強市“三集中”:

本月是產業強市“三集中”活動月,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集中招商、集中籤約、集中開工活動,切實強化項目招引與建設,全力在爭先進位“跑起來”的征途上策馬揚鞭。

爲此,高新區將以項目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創新生態爲主抓手,提振精氣神,全力跑出產業強市“加速度”。

項目是產業強市的“牛鼻子”,必須牢牢扭住不放。

高新區牢固樹立“項目爲王”的理念,去年以來,重點圍繞招引大項目的目標,建立產業准入、項目評審及服務等制度,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力合科創集團簽訂了江蘇力合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先後簽訂億元以上項目7個,重大創新載體及新型研發機構項目5個。今年以來,按照鎮江產業強市會議精神,高新區進一步濃厚了“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氛圍。

抓在手項目建設,重點圍繞14個丹陽市級以上重點產業類項目,倒排時序、週週推進、月度協調,加大力度解決要素保障、手續辦理等問題,努力跑出“當年簽約建設、當年投產見效”的高新區項目服務加速度;

抓在談項目簽約,重點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做到精準招商,利用北京中關村飛地孵化器、與985上海校友會共建技術轉移中心、赴蘇州納米城駐點招商等方式,今年以來,已成功簽約夢網集團華東創新中心項目等億元以上項目4個;

抓有效項目信息跟蹤,加大項目跟蹤招引,重點圍繞大項目發力,緊盯央企、國企及上市企業信息,加大項目跟蹤招引,力爭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10個。

在項目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創新生態上“跑起來”。

在狠抓項目推進的同時,高新區以創新驅動爲引領,加快推進載體建設及提升,加快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及招引,加大閒置資產盤活及土地高效利用,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據悉,高新區現有省級以上創新載體11萬平方米,擁有1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及4個省級以上衆創空間,128家在孵企業累計實現應稅銷售5.09億元。

下一步,高新區將盡快啓動總投資8億元的196畝科創谷建設,圍繞現有行業領先企業推進激光智創園等載體建設。在先後入駐北航(丹陽)研究院、蘇南(丹陽)高端裝備製造研究所等前瞻性高端產業公共研發平臺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研發平臺21家的基礎上,目前,高新區正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重點推進中國質量中心丹陽分中心、國家軌道自動化中心丹陽分中心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

此外,圍繞丹陽市“三區三園”規劃,高新區重點做好現有閒置低效資產處置。今年以來,通過司法拍賣、併購等方式,高新區盤活了閒置廠房面積3.8萬平方米、閒置用地103畝,年產10萬臺高低壓電器設備項目、智創園項目已經落戶,力爭全年再盤活閒置用地130畝,爲優質重大產業項目騰出空間。

作爲全市人才集聚的主陣地,高新區還將重點從人才招引、金融支持、服務水平等方面實現全方位提升。通過大院大所產學研合作、院士丹陽行等系列活動,高新區累計引進國家高層次人才21人、院士18人、省雙創人才47人。下一步,高新區將針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切實需要,精心篩選符合高新區產業特色的人才項目,實現產業人才靶向招引。

爲切實解決成長型企業的資金急需,高新區組建了“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天使投資基金”“‘瑞盈壹號’創業投資基金”,爲園區18家企業和人才提供了1.2億元的資金支持。同時,爲優化企業服務,降低企業成本,與省再擔保公司、省信用擔保公司合作成立了首期1億元“園區貸”風險資金補償池,切實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在人才服務方面,高新區210套人才公寓實現拎包入住,人才餐廳、無人超市、閱讀空間等配套設施投入運營,同時,通過人才項目註冊、雙創指導、項目路演、金融對接、文化聯誼等,真正實現一站式綜合服務。

來源:丹陽高新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