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 · 專題報道●

世界銀行6月8日發佈的2020年第6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將使全球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爲嚴重的經濟衰退。受此影響,中國今年的經濟增幅可能僅爲1%左右,與2019年的6.1%相比下降4.9個百分點,是過去40多年來的最低值。

在報告發布前夕,世行中國局局長芮澤(Martin Raiser)接受了聯合國新聞的採訪, 就如何助力中國經濟實現更加健康、綠色和可持續的復甦給出了建議。

聯合國新聞採訪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在接受聯合國新聞採訪時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疫情和防疫限制措施使得中國的產出大幅下降、工廠臨時關閉造成出口驟減,但從第二季度開始,隨着疫情得到控制,管控措施放開,生產活動正在逐步趨向正常

芮澤:“應該說,中國發生疫情的時間較早,但得益於自一月底以來所採取的強有力的公共衛生措施,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得到控制,新增感染者人數很少,也讓工作和出行等領域的一些限制得以從三月中旬開始逐步放開

大多數研究顯示,目前中國企業的復工程度在87-88%左右,甚至可能達到90%。可以說,在二月和三月上旬,大批工人滯留原籍地,無法返回工作崗位,以及出行限制影響物流運輸的階段已經過去,經濟供給側的情況已經基本回歸正常。”

滿愛華 / 新冠疫情得到控制,管制部分放開後,居民戴上口罩重回深圳羅湖東門老街。

完善社會保障,讓百姓更加願意消費

但芮澤同時表示,“生產出來這麼多東西需要有人來買,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世行也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提到,目前中國的企業仍然面臨資金短缺和需求疲軟的挑戰,復甦勢頭有多強勁尚未可知。

芮澤:“雖然四、五兩個月的貿易數據、出口表現超過預期,但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海外出口能否繼續維持還存在疑問。而在國內,許多人因爲疫情損失了幾個月的收入,在恢復疫情前的消費水平方面仍然相當謹慎,因此需求不足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要在疫情尚未過去之時,鼓勵“愛儲蓄”的中國人掏出錢來消費,似乎並不容易。芮澤表示,“解封”對需求的刺激有限,更重要的還是增加社會保障領域的支出,提振消費者信心,減弱預防性儲蓄動機,對於生活水平相對較低的羣體而言更是如此。

世界銀行圖表 | 世行全球經濟展望圖表:中國採購經理指數走勢。數據來源:Haver Analytics、世界銀行。

PMI(採購經理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是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當PMI指數低於50%,說明經濟在收縮;高於50%時,則爲經濟擴張的信號。

芮澤:“中國的儲蓄比例歷來很高,而且不同於其他國家,不僅收入寬裕的人儲蓄——這一點世界各地都一樣,就連經濟拮据,一般認爲幾乎沒有能力存下錢來的羣體,也會把一點一滴的資金都節省下來。

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爲一旦生活陷入困境,雖能從政府那裏獲得的支持,與一些福利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相比,仍然較爲有限,中國的社會政策仍在逐步調整的過程中,所以才必須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

因此,如果中國能夠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民衆知道,一旦遇到困難,可以享受到社會保障待遇,或者就算沒有北京戶口,退休以後也能領到養老金,那麼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羣體,就不再需要留出那麼多的預防性存款。

這並不會改變中國作爲高儲蓄國家的現實——大多數亞洲國家都是如此——但卻能夠在目前的情況下,減少百姓的後顧之憂,從而促進消費重啓。”

世界銀行圖表 | 世行全球經濟展望圖表:中國百城平均高峯擁堵指數。數據來源:百度、萬得、世界銀行。

芮澤表示,近期中國多個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也是刺激需求的另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芮澤:“如果發放現金,那許多人可能只會把領到的錢存起來,但假如發的是必須消費才能兌現的代金券,就有了直接鼓勵消費的機會。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充分評估該項措施的效果,但這至少表明,地方政府顯然正在積極思考如何應對需求不足的問題。”

結構性改革,讓私營企業更有信心投資

芮澤表示,與一些國家和地區可能要等到2021甚至2022年才能“恢復元氣”相比,中國的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今年年底就能重返正增長。對中國而言,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芮澤:“在疫情之前,主要依靠出口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爲繼,因此,從出口拉動向更加倚重內需驅動的增長模式轉型必須繼續推進。與此同時,我們發現中國擴大內需的重點放在政府公共投資,成了一種趨勢,而這種模式到了一定時候就會出現收益遞減

因爲一個國家所能建設的道路和橋樑數量是有限的,政府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最終還是需要依靠私營部門來帶動增長。說得簡單直白一點,現在的中國的公路、橋樑、鐵路和基礎設施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在私營部門的資本和投資方面,還處在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

世界銀行圖表 | 世行全球經濟展望圖表:中國30個大中城市商業地產銷售額。數據來源:萬得、世界銀行。

因此,如何動員和鼓勵私營部門進行投資,如何讓私營部門有信心增加投資,是中國維持長期增長勢頭的最大挑戰。”

芮澤表示,要提振投資信心,就必須進一步推進經濟學家所說的“結構性改革”,爲私營部門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舉例來說,必須讓私營部門清晰地感到,國有企業不會在競爭中獲得額外的優勢,自己不會受到區別對待;一旦與國有企業發生糾紛,可以依賴法律保障,通過法院維護自身權益;能否獲得貸款,靠的不是私人關係,而是有沒有出色的商業提案。”

芮澤表示,最近六七年來,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宣佈了多項重要改革,但落實的情況比預期要滯後一些:“中國能否充分復甦,重回疫情開始前的增長勢頭,將取決於能否解決這些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如果上述的一些措施能夠得到落實,再加上之前提到的社保體系完善,或許就能讓消費者成爲新一輪增長的驅動力。

世界銀行圖表 | 世行全球經濟展望圖表:中國工業利潤和收入。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局、Haver Analytics

而這同時也有助於緩和國際貿易領域的緊張局勢,如果中國不是試圖通過出口來解決國內經濟困難,貿易伙伴就更容易將中國視爲一個重要的市場,而非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貿易摩擦自然也會減少。”

可持續經濟轉型,讓公共財政支出更加綠色

世行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提到,中國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金融和財政措施,以緩和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衝擊,包括注入流動性、減稅,增加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2.8%的緊急醫療和福利支出,以及批准中央和地方政府發行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2.6%的債券等

芮澤表示,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中國正採取公共財政激勵措施來應對疫情所帶來的經濟下行,而這也爲經濟向更加可持續轉型提供了契機:“經歷過疫情,大家都渴望在未來避免類似的全球性危機,而氣候變化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疫情可能加速各國徵收碳稅的腳步,對於中國的出口企業,尤其是面向歐洲的出口企業而言,假如不能滿足低碳環保領域的要求,就有可能遭到市場淘汰

世界銀行圖片/Jutta Benzenberg | 羅馬尼亞等國家正在利用綠色能源來實現低碳發展。 (2017年2月)

通過節能產業、環保公共建築、提高能源效率、增加市內綠化和治理河流水道等‘綠色公共投資’,不僅能創造就業、刺激經濟,同時還能促進中國經濟變得更加綠色和可持續,增強氣候變化抵禦能力,並讓中國在相關的國際討論中處於有利的地位。”

文字記者:錢思文

責任編輯:李威

來源:聯合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