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瑞安

一戰後波蘭復國,英法美三大佬爲它的版圖費盡心思;二戰後波蘭又復國了,這次令蘇美英三巨頭大傷腦筋的則是它的邊界問題。

雖然波蘭這個國家在歷史上一直存有爭議,但不得不承認,無論在歐洲還是世界其他地方,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像波蘭這樣如此“被上帝眷顧了”。一戰後,滅國長達123年的波蘭居然復國了。

根據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當年瓜分它的俄普奧三家各自吐出一塊地組成新的“大波蘭”。相比當時的蘇俄和奧地利,由德意志帝國解體而來的德國“承擔”的波蘭領土最多。

如上圖,除了當年瓜分所得的波蘭西部領土,德國還得把上西里西亞部分領土割讓給波蘭。應該說,歐洲國家的領土在歷史上經常是誰強誰佔,幾度易手不斷變更的情況也不少見。如果說割讓德國這些領土還有歷史和民族因素考量,那麼,協約國大佬創造性地製造出“波蘭走廊”就顯得欺人太甚了

據此,原屬德國的東波美拉尼亞和上西里西亞被分割,當時的波蘭第二共和國西部邊界成爲歐洲數一數二長的邊界。但澤自由市名義上屬國際託管,實際上被波蘭控制,而東普魯士則成爲德國的外飛地。這次德國被迫割讓的6.5萬平方公里土地中,波蘭一家就拿走約5.2萬平方公里,絕對是“最大受益方”。

巴黎和會後的二十年裏,這道“波蘭走廊”一直被德國人怒斥爲凡爾賽條約最醜惡的部分。待到德國重整軍備東山再起之時,波蘭人又將爲此付出代價了。

1939年9月1日,百萬德軍閃擊波蘭拉開二戰序幕。華沙陷落後,波蘭西部大片領土被德軍佔領。一戰下來,德國人不僅將1919年形成的德波邊界從地圖上抹掉,還在1918年版圖基礎上將邊界大舉向東推移,而現在與之接壤的則是一同出兵波蘭的蘇聯。

爲配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一聲令下,60萬蘇聯紅軍跨過蘇波邊界攻入波蘭東部。很快,寇松線以東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被蘇軍佔領,而這些領土的面積足有18萬平方公里之多。

明明是一場赤裸裸的侵略瓜分,斯大林對此卻理直氣壯:“波蘭政府已不復存在,蘇聯收復1920年被波蘭背信棄義搶佔的領土”。

瓜分波蘭後,蘇聯專門把新邊界寫進當年憲法。有了這個“法律依據”,斯大林此後堅稱:1939年形成的蘇波邊界不容改變。1943年底的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和丘吉爾提出希望蘇聯“能寬厚對待波蘭東部領土”。

對此,斯大林侃侃而談:歷史上,波蘭既自己進攻過俄國,又充當過敵人進攻俄國的走廊。過去30年,德國人曾兩次取道這條走廊進攻我們,爲什麼會這樣?那就是波蘭不夠強大。所以,蘇聯願意有一個獨立強大的波蘭來捍衛這條走廊,這符合蘇聯利益。至於邊界,列寧當初不同意寇松線,而我們在列寧的立場上又作出了讓步,你們還希望怎樣?

1944年,波蘭人發動華沙起義,失敗後遭到德軍瘋狂報復,70萬波蘭人被驅逐出城。二戰中的波蘭受盡蹂躪,戰後又要割讓領土給蘇聯,波蘭人爲此忿忿不平。然而,看到斯大林態度愈發強硬,美英在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上也只得默許“1939年形成的蘇波邊界不容改變”。

兼併了波蘭東部大片土地,在那裏的波蘭人就不可避免被蘇聯驅逐出境,而取代他們成爲新領地主人的自然是蘇聯人。最終,波蘭東部邊界在雅爾塔得到三巨頭確認,蘇聯還“寬厚”地提出:願在若干地區做出有利於波蘭的5-8公里外移”。

既然蘇波邊界“不容改變”,那如何彌補波蘭領土損失?三巨頭和波蘭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瞄向德國,攤上這麼一個鄰居,德國人也真無語了。三巨頭一合計,德波邊界就這樣“西移”到奧德河—尼斯河線。

據此,德國失去絕大部分西里西亞和大部分波美拉尼亞,包括什切青、勃蘭登堡東部及部分薩克森的大片領土全歸波蘭。至此,波蘭雖失去寇松線以東18萬平方公里領土,卻得到約11萬平方公里資源豐富且發展較好的德國領土。

1945年7月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上,蘇美英確立將德國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的領土交與波蘭。爲防止德國借種族問題挑起紛爭,所有居住在新舊波蘭領土的德國人都被驅逐。加上被蘇聯驅逐的德國人,在波蘭向西“漂移”的整個過程中,總共約1200萬德國人飽受顛沛流離之苦。

德國原本可以保留斯德丁,如波蘭可以保留它的歷史名城利沃夫一樣。然而,強勢的斯大林又拒絕了,波蘭不僅沒能保住利沃夫,包括柯尼斯堡在內的東普魯士大部也被蘇聯佔領。此外,斯大林還宣佈,波蘭應得的戰爭賠款由蘇聯“代收”。

作爲補償,波蘭得到但澤(後改名爲格但斯克)及東普魯士南部,還得到了德國的斯德丁(後改名爲什切青)。爲把什切青這個後來的鐵幕起始端“劃給”波蘭,斯大林還親自爲波蘭的西部邊界據理力爭。

如上圖,奧德河—尼斯河線原本以東尼斯河爲界,但斯大林拒絕讓步,不僅主張以西尼斯河爲德波邊界,還沿奧得河來了個向西大拐彎,如此一來,包括什切青在內的奧得河以西一片領土進入波蘭版圖,後來,這座居民幾乎全是德國人的城市成爲波蘭的第2大海港。

斯大林替波蘭爭取西部邊界是宅心仁厚?當然不是,在斯大林看來,削弱德國比擠壓波蘭更爲重要,既然已將波蘭納入蘇聯陣營,能將自己的勢力向西擴張當然更好。在即將到來的東西方對峙中,擴大影響力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搶佔地盤

應該說,同盟國提出以奧德河—尼斯河線爲德波邊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奧德河及其支流尼斯河都是當地的重要水源,能控制兩河就能封鎖奧德河。而且,這條約470公里的界線是德國和波蘭之間最短的可能邊界,從捷克東北部沿奧德河直抵波羅的海南岸,是防止德國再度侵略的天然屏障。

然而,盟國似乎又犯了當年協約國所犯的錯誤,爲獲得一個港口隨意改動邊界。

當時斯大林就指出:得知將得到什切青和尼斯河東岸,波蘭人一定會欣喜不已。而丘吉爾也警告道:“波蘭鵝喫那麼多德國食物一定會消化不了。在次年的鐵幕演說中,丘吉爾更是直言不諱:“在蘇聯操控和煽動下,波蘭政府錯誤地大肆侵入德國領土,造成大量德國人被驅逐,簡直是前所未見。”

戰敗了領土就任人宰割,這一點德國人應該能想得通,只是波蘭得到的未免太多了吧。其實,德國人也不用太鬱悶。當時曾有人出主意:把德國人從12世紀起奪取的斯拉夫人所有土地都歸於波蘭。倘若如此,波蘭的西部邊界就延伸到近柏林地區,堂堂歐洲大國的首都位於波蘭眼皮底下,德國人到時又作何感想?

戰後,上千萬德國人因這場“界線劃定”而被肆意驅逐,因此,當時的兩個德國尤其是西德對確立邊界是絕不能接受的。1952年,斯大林以確認邊界爲條件容許德國再度統一,不出所料遭到西德嚴詞拒絕。直到1970年,當時的西德才與蘇聯、波蘭分別簽署了條約,承認奧德河—尼斯河線是波蘭的實際邊界。

1990年11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統一後的德國與波蘭簽署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正式承認德波邊界。之前,德國爲此修改了基本法,專門把“關於討回東方失地”的西德憲法第23條廢除。如今仍有約15萬德意志人住在波蘭,大部分在奧波萊省,其餘在西里西亞和馬祖爾亞等地。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歡迎留言,批評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