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濟高鐵山東段”勞動競賽誓師大會在濟南和聊城兩個會場同時舉行。全線首個樁基開鑽和首段路基開工,標誌着鄭濟高鐵山東段正式進入施工階段。聊城距離進入高鐵時代,也真的有個盼頭。

沒有高鐵,一直是最近聊城這幾年的心頭之痛。但真正有了高鐵,就真的能快步發展,迎頭趕上嘛?一個要先打一個問號。

我回顧一下1997年京九鐵路的開通,各沿線的城市也一個京九鐵路沿線城市協調委會,準備好好大幹一番,但後來也是漸漸沒有了消息。現在開來,京九沿線影響最大的一個地級市是江西的贛州,一個縣級市是湖北的麻城。贛州本來有不錯的礦產資源,鐵路的開通,讓物流更暢通。麻城則是鐵路交匯,加上大別山老區的政策紅利,得到快速發展。

聊城高鐵建成,只是人員的來往更方便快捷,但會不會出現虹吸現象。這個就不好說了。現在濟南再做大做強省會,作爲小弟聊城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色工作,才吸引大哥的注意,引來更多的投資和項目。

聊城,要知道自己的家底,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裏。作爲一個平原地區,沒有大山和丘陵,這是優勢。作爲農業大市,蔬菜大市,管轄的莘縣的蔬菜產量也已經超過了同省兄弟壽光。應該利用自己的農業優勢,蔬菜種植的經驗,助力培養幾個有影響力有的農業品牌,蔬菜標杆?做好農業的轉型和升級,還有配套設施和服務。當好農民朋友的店小二,讓能力的現代新農人大施拳腳。一定會有所成效。

所說聊城有中通客車,魯西化工,東阿阿膠,這樣響噹噹的企業,但屬於成爲國家級別的大企業的下屬,當地有關部門沒有多少話語權可以引導這大企業的發展。發展好農業,聊城纔有未來。

我是老根,你認同我的意見嘛?歡迎關注留言評論,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