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衛立煌擔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防守中條山第二戰區,日軍爲了打通西進潼關和南下洛陽的戰略通道,對黃河北岸的山西中條山區,發動了十三次大規模的進攻,均被衛立煌率部抵擋住了,使日軍始終難以從山西渡過黃河。

當抗日戰爭進入到最艱苦的相持階段時,國民政府開始消極抗日政策,衛立煌被高層剝奪了中條山地區的指揮權。得知消息的日本人立即組織了大規模的攻勢。接管衛立煌軍長一職的是著名的親日派何應欽,何應欽提出了“防共”與“去日”,而且把防共放在前面的。1941年5月8號,華北日軍調集了十萬餘人,向中條山發起了第十四次大規模進攻,在何應欽的瞎指揮下,防守中條山的中國軍隊慘敗。

此役日軍只用了21個小時就佔領了國軍最重要的渡河點垣曲,用35個小時便完成了外側包圍圈,用40個小時完成了內側包圍圈。之後,日軍各兵團反覆三次“篦梳掃蕩”,國軍糧彈缺乏,主力十萬被迫突圍,最終日軍完全佔領中條山地區。由於事前準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國軍部隊被俘虜3.5萬人,陣亡將士4.2萬人,此役國軍陣亡的將軍有:第三軍長唐淮源上將、第九十八軍長中將武士敏、第七十師長中將石作衡、二一五旅長中將趙錫章、新二十七師長中將王竣、第十二師長少將寸性奇、二五旅長少將徐積幛、新二十七師副師長少將梁希賢、新二十七師陳文杞少將參謀長等。因此此戰也被稱之爲“被稱“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

相關文章